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在郭嘉看来,只要找到了弱点,就没有策不反的人。
而袁基的弱点,无疑是对家主之位的执着以及对父亲的尊崇。
参与布局袁家的,可不只有秦昭一个人,而是整个大将军府的谋士团在查漏补缺。
一个人或许会有漏洞,但这么多足智多谋的人在一起,都不知道顶多少个诸葛亮了。
“封秦澈为丞相,领尚书事,总领朝政,辅佐陛下。”
宦官手握圣旨,高声宣道。
“臣,接旨,谢陛下。”
秦澈躬身一拜,旋即接过圣旨。
“汝南袁基,至纯至孝,德才兼备,封司空,增食邑两千石。”
宦官拿起另一份圣旨,朗声道。
多数人判断历史人物,都是非黑即白。
敌就是敌,友就是友。
可是昨天的敌人未必不能是今天的朋友。
只要是和利益相关的事情,就不存在永远的敌人。
听到袁基竟然位列三公,朝中公卿不禁齐齐看向对方。
“怎么会”
“士纪怎么能这样。”
“如此一来,天下盛传秦家是国贼的言论将会不攻自破啊。”
杨彪、士孙瑞等身负闲职的官员更是面露不敢置信之色。
如果说放在以前,那么大家顶多是投去羡慕的目光。
毕竟这样一来,袁家就五世三公了。
但如今这种局势,秦家掌控朝堂,而一直与秦家相争的袁家却成为了三公。
这无不在透露着一个信号。
袁家倒向了秦家父子,从此以后朝堂上再不会有第二个声音。
“臣,谢陛下。”
袁基接过圣旨,脸上带着一丝喜色。
握着圣旨的手在发抖。
他不想争,他也争不过。
袁绍、袁术愿意争是因为他们能争。
他们二人在外面手握兵马,好处全都是他们的,一旦赢了,那就是开国之君。
反观他袁基被困京城,一切好处与他无缘不说,甚至还有可能丢掉性命。
袁家哥俩一切都荣誉与他袁基都没有任何关系。
凭什么?
而如今他选择都不做,就可以保袁家五世三公、六世三公甚至更多,同时还是袁家的家主,是显赫豪族的族长。
至于外面那两个,他袁基懒得管。
“陛下,袁绍未得任命,久占冀州,已有不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