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成神童后,族谱为我单开一页 > 第265章 赈灾结束(第2页)

第265章 赈灾结束(第2页)

农田有了着落,百姓的心,才算真正安定下来。

徐飞站在田埂上,看着那片蔓延开去的绿色,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但他知道,这还不够。

一个地方想要长治久安,不仅要填饱肚子,更要开启民智。

他转身对陈纪年说道:“陈大人,百姓温饱渐足,是时候重兴教化了。”

他让人清点了楚州城中因水灾而废弃的旧私塾,出资修复了两座。

又在几个大的流民安置点旁,用剩余的木料和茅草,新搭建了三座简易的“草塾”。

师资,则从流民中寻找。

他发布招贤令,从十万流民中,竟也筛选出了七位曾在乡下做过塾师,略通文墨的老者。

徐飞亲自接见了他们,许诺每人每月六石米粮,两匹棉布的束脩,聘请他们为这五座临时私塾的先生。

当草塾里响起朗朗读书声时,李芳站在远处,久久不语。

京城,御书房。

暖炉烧得正旺,驱散了殿外的寒意。

皇帝手中拿着一份奏章,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

“好,好啊!”

他将奏章递给身旁的内侍总管,“你看看,这才是朕的肱股之臣!”

奏章是江淮安抚使、内阁首辅李芳上的。

上面详细记述了楚州赈灾的全过程。

而随同奏章一起送来的,还有其他几个同样遭受洪灾的州府的报告。

他们纷纷效仿楚州之法,虽不及楚州成果斐然,但也迅速稳住了局势,流民渐安,秩序渐复。

一场足以动摇国本的大灾,竟被如此巧妙地化解了。

赵衍龙颜大悦。

“拟旨。”

赵衍提起朱笔,心情畅快。

“着翰林院侍读徐飞,即刻回京述职。朕,要重重地赏他!”

旨意刚刚写下,墨迹未干。

一名小太监急匆匆地跑了进来,神色慌张。

“陛下,兵部尚书张滔大人,于殿外求见,说说有十万火急的军国大事,必须面呈陛下!”

赵衍的眉头微微一皱。

张滔?

他这个兵部尚书,向来与李芳为首的文官集团不睦,此刻前来,所为何事?

“宣。”

片刻之后,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兵部尚书张滔,大步流星地走入御书房,甲胄未解,带着一身风尘与杀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