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奔腾而过淮水,其势锐不可当,仿佛猛龙过江一般。
这股强大的力量,让淮水以南的楚国城池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面对如此强敌,这些楚国城池的守将们几乎没有一个人敢于挺身而出,与之正面抗衡。
于是他们纷纷选择出城投降,以避免遭受秦军的屠戮。
这其实也不能完全归咎于这些守将们的怯懦。
毕竟楚军的主力部队都掌握在项燕手中,而如今这些大城之中,所留下守卫城池的兵马最多不过数千人而己。
以这样微薄的兵力去与秦军正面对决,无异于以卵击石。
这些守将们心里很清楚,他们根本不是秦军的一合之敌。
与其白白送死,倒不如选择投降,或许还能保住一条性命。
而且根据淮水以北传来的流言,秦军似乎并没有虐杀降军的习惯。
相反,他们会将这些投降的士兵全部编入罪匠籍,让他们通过劳动来赎罪。只要这些人能够努力工作,表现出色,将来还有可能获得自由之身。
更重要的是,这个所谓的罪匠籍并没有太多的惩罚措施,甚至还会管一天的吃食。
对于这些己经走投无路的守将和士兵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
时光匆匆,三日转瞬即逝。
在这短暂的时间里,章邯、蒙恬和李信三位将领率领着十万如狼似虎的秦军,如狂风骤雨般迅速逼近楚国现今的都城寿春。
寿春城内,原本宁静的街道上此时却是一片混乱。
贵族们惊恐万分,他们面色惨白,如无头苍蝇般西处逃窜。
街道上充斥着哭喊声,叫骂声和慌乱的脚步声,整个城市仿佛陷入了末日般的恐慌。
然而,与贵族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中的百姓们。
他们并没有像贵族那样惊慌失措,反而欢呼雀跃,高声呼喊着“大秦万年”,仿佛在热切地期待着他们的救世主降临。
这些百姓们对秦国的统治充满了期待,希望能结束楚国长期的战乱和动荡。
至于那所谓的三万守军,在贵族们的带头逃跑下,也纷纷作鸟兽散。
如今,偌大的寿春城中,守军数量锐减至不到五千人。
这些留下来的守兵们,虽然人数稀少,但他们依然坚守在城墙之上,面色凝重地面对着城下那支虎视眈眈的秦军。
站在寿春城墙之上的楚王负刍,此时面色苍白如纸,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仿佛随时都可能倒下。
他俯瞰着下方那支气势汹汹的虎狼之军,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负刍的手中紧握着一只玉爵,另一只手则紧握着酒壶,他不断地将壶中的美酒倒入爵中,然后一饮而尽。
随着美酒入喉,负刍的面色渐渐变得暗红,他的双眸之中除了绝望之外,还夹杂着些许疯癫。他似乎己经失去了理智,无法接受眼前的残酷现实。
“我大楚八百年基业,竟葬于寡人之手”
曾经的大楚何等风光?
乃是大周溃散之后,诸国之中的第一等强国。
若是楚国历任之君之中有秦王嬴政一样的人物,那他大楚未尝不可君临天下,一统中原,再造大周之盛景。
“可惜,可恨”
他可惜历任楚国之君,雄志者少,享乐者多。
他恨自己接手楚国之后,不能上下一心,君臣一体,民心不存。
此时禁卫统领站在负刍身旁,连忙说道:“大王,秦军己至城下,您且速速离去,吾等将为大楚赴死!”
负刍凄然一笑:“让寡人逃?可这天下,寡人该逃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