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所有警察和海关缉私队都被强行缴械,然后被“礼送”出戒严区。
阿尔沃德市长派来的信使,甚至没能靠近谢尔曼上校三百步之内,就被两支步枪拦了回去。
“让我来可以,事情得按我的方式来办!”
阿尔沃德市长试图通过克劳利局长传达的“继续推进”指令,在联邦军队冰冷的枪口前,彻底失效了。
军队的介入,像一盆冰水,浇熄了市长复仇的火焰,却也点燃了另一场更汹涌的暗火。
——————————————
更让市长和其支持者心惊肉跳的是谢尔曼接下来的动作。
他不仅没有立刻进行大规模清剿,反而在初步控制局面后,刻意放行了早己在警戒线外焦急等待的记者团。
“让他们进去,”
上校对手下的军官下令,嘴角带着嘲讽,
“让全世界都看看,这座所谓的‘太平洋女王’,是如何治理自己的城市的。”
但同时,他下达了另一道命令:除了记者,任何人,包括市政厅的官员、警察局的探员,都不允许踏入戒严区半步。
军队,成了这片血腥之地的唯一主宰。
——————————————
“真相需要被记录,先生们。”
“联邦军队保证你们在警戒区域内的安全。去看看吧,看看这场‘叛乱’的源头到底是什么。”
他特意强调了“叛乱”二字,语气耐人寻味。
同时,他下令军队封锁了所有被抢仓库的核心区域,严禁包括市长指派的调查人员在内的任何“无关人员”进入,美其名曰“保护现场,防止破坏证据”。
这无疑是在生佛朗西斯科地方权力体系的心脏上,插了一把锋利的匕首。
他与助手比利,以及《纪事报》的金等人,在士兵的“保护”下,深入这片人间地狱。
作为《呼声报》最年轻也最富野心的记者,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如此接近一场历史的风暴中心。
当他踏入被军队封锁的码头区时,那股浓烈的血腥味几乎让他呕吐出来。
遍地都是尸体,扭曲的、残缺不全的,像一场噩梦的具象化。
联邦士兵们面无表情地将尸体抬上木板车,动作机械而高效。
潘恩强忍着不适,带领着他的团队,开始深入这片死亡之地。
军队的“不干涉”态度,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调查空间。
这是所有记者梦寐以求的舞台,胜过一切报社老板画的大饼。
在南北战争结束的今天,还有什么比今天更好的新闻?
这可是“西海岸的明珠”!这可是几近万人的大骚乱!
他们可以自由地拍照,可以随意地勘察现场,可以采访那些被军队集中看管起来的、惊魂未定的幸存者。
起初,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场简单的暴乱和随之而来的残酷镇压。
但潘恩的首觉告诉他,事情绝非如此简单。
为何会有这么多的底层苦力聚集在这里?
那几个被暴民们疯狂冲击的仓库,为何防卫如此松懈?
而那些被抢走的货物,为何种类如此驳杂,甚至有些根本不该出现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