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质疑声,常昆只是微笑淡然。
“好了好了,都别讲话,小常不能以常理论断,你们不觉得,他吹的曲子,比昨天老邹吹的好很多嘛。”
沈雁冰出声打断众人的议论。
“这些事不该你们操心,出去帮我带上门。”见众人还是一脸质疑,他挥挥手让其他人都出去。
等其他人一脸不忿地走出办公室,他才开口,“小常,这曲子,我打算在收音机里播放,来询问下你的意见。”
不管这曲子是不是常昆原创,他都决定把这首曲子放在收音机里,让全国人民都能享受到这种旷达悠远的意境。
闻听此话,常昆眼睛一亮,这是好事啊!
他投稿到文艺报的本意,就是想让这名曲早点让国人欣赏。
“沈总编,太可以了!能上收音机,这是我的荣幸!”
见常昆一脸激动,沈雁冰笑了,这才是朝气的年青人嘛,刚才常昆一首表现地太淡然了,比他这老头子还平稳。
“上收音机的费用,咱们再慢慢细谈,先把事情定下来。”
常昆呵呵一笑,这沈总编有点意思,哪有先定货,也不谈价格的,这不是等着别人宰嘛。
只能说,这年代的人,就是这么淳朴,心机太少了。
“沈总编,费用嘛,就算了,就当是我为人民做一点福利吧。”
他也不缺那几个子,这年头,有钱花不出去的时候,太多了。
“好!高风亮节!”沈雁冰鼓了下掌,文人中不少人都做过这样的事,对此他倒是毫不诧异。
这种曲子,放在收音机中,给人们听几个月都不会腻。
两人在办公室内商量起曲子上收音机的细节,本来沈雁冰完全可全权做主,但为了尊重常昆,便问起他的意见。
“沈总编,这曲子,用口琴还显不出成色,如果有陶笛,那才有意境。”
“哦?”
沈雁冰没想到两人还真能聊出点东西。
“陶笛陶笛,”他手指点着办公桌,回忆着陶笛的音色,眼前一亮:“确实如此,陶笛应该更能显出这曲子的韵味!”
作为老牌文人,他听过的曲子不知凡几,一下就能体味到用陶笛吹奏《故乡》的那种感觉。
“小林,你跑的快,去隔壁部里取个陶笛回来,就说我要的。”快步走到办公室外,沈雁冰吩咐着楼下一个年轻人。
“诶,好!”听到指挥,小林拔腿就跑。
文化部就在隔壁,没用五分钟,他就满头大汗的跑回来,双手把陶笛递给沈雁冰。
“别给我,给常昆。”沈雁冰摆头示意一下。
小林脸色黑了一下,让他着急忙慌,跑得气喘吁吁,竟是为了给常昆拿陶笛
本来他就感觉这曲子不是常昆所作,现在又支使他一趟,看着常昆更不顺眼。
“在外面把门带上。”
一眼就看出小林情绪不对,沈雁冰也不惯着,首接把他赶出门。
“小昆,试试这陶笛。”
行吧,来都来了,索性用陶笛吹一下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