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股痛彻心扉的感觉如汹涌潮水般袭来,孙钰青缓缓地睁开了自己重越千斤的双眼。模糊意识在混沌中逐渐回笼,逐渐清晰的耳边,一声声急切的呼喊,仿佛重锤一般,一下下敲打着他的耳膜:
“军长,你醒醒!“
“军长,你快醒醒!“
“军长,你快醒醒啊!”
“军长,你快醒醒啊!马家军又攻打城池来了!“
。。。。。。
那一声声呼喊,像是在黑暗中闪烁的灯塔,引领着他从意识的深渊中挣扎而出。无奈他的眼皮,就如同被沉重的铅块压着,每一次的颤动,都几乎要耗费他全身的力量。
许久之后,终于他的双眼微微睁开一条细缝,朦胧的视线开始捕捉周围的一切。
首到五分钟过后,映入眼帘的,才是一个身着破旧红军军装的小战士。那军装不仅老旧不堪,还血迹斑斑,带着不少补丁和战斗留下的痕迹,但领口那鲜艳的红领章却显得熠熠生辉。
只见那名年轻的战士,此时脸上满是焦急和担忧,此刻见到孙钰青终于睁开了双眼,原本紧锁的眉头,此刻稍稍舒展,眼中迸射出无数惊喜的光芒。
他紧紧握着孙钰青的右手,声音因为过于激动而微微颤抖:
“军长,你终于醒来了!”
“呜呜呜,军长,你终于醒来了!太好了,太好了!”
“军长,你再不醒来,古浪城就被马家军打进来了!”
孙钰青努力地想要集中精神,可脑袋里像是有一团乱麻,各种思绪纠缠在一起。
这时,他才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自己左侧肩膀处传来的剧痛,那疼痛如同一把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烙在他的肌肤上,又仿佛有无数根钢针在不断地穿刺,让他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股股记忆如同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1936年8月,红九军第三次爬雪山,第三次过草地,那是一段充满艰辛与希望的路程。
红九军的广大战士们背着简陋的行囊,迈着坚定的步伐,在广袤的草地上留下一个个深深的脚印。
他们穿越崇山峻岭,跨过皑皑雪山,每一步都饱含着对红色革命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憧憬。
10月26日,在虎豹口,红九军的将士们,在孙钰青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渡河西征行动。黄河水奔腾汹涌,浪涛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红九军的将士们乘坐着简陋的木筏,在波涛中奋力划行,随时都有被巨浪吞噬的危险。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革命的胜利,勇往首前。
10月30日,红九军连续战斗,拿下了一条山以南的索罕堡、达拉牌,将敌人马家军骑兵第五师的600余人紧紧包围起来,并歼灭。
那是一场场激烈的战斗,枪炮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在整个战场上。红九军广大将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战斗精神,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11月13日,红九军在西路军指挥总部的要求下,强攻古浪城,并且准备以古浪城为中心,建设根据地,开展长期与马家军的战斗。
当这些记忆,像照片一样,在孙钰青的脑海里不断浮现,他终于清醒地认识到,眼前的这个红军小战士,并不是自己从电视剧中看到的人物,而是切切实实存在于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而他自己,上一分钟还作为一名耄耋老人,一名黄崖洞兵工厂出身的工程师孙雨卿,在家里安心地颐养天年。
一个宁静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身上,他坐在躺椅上,看着电视中的抗战,回忆着自己一生为军工事业做出的贡献,心中满是欣慰。
然而,命运却在不经意间,给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他起身去拿放在桌上的一本关于西路军西征的书籍时,脚下一滑,整个人重重地摔倒过去,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
等他再次恢复意识,就来到了这个陌生而又残酷的与地球上华夏抗战的平行世界,貌似此时就在古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