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希望能够获得中国的军事支持,两国一起联合打败苏禄国;
第三项才是请求中国册封,确切的说,他们是为了好处,才主动过来认爸爸的。
占城国与之类似,其国正在与安南交战,且使者来之前才刚刚又打了一次,以占城国击退安南的进攻结束,占城也是来求援的,希望中国的新皇帝能在北面压制一下安南。
最后汪大渊又说他们在南洋打了一仗,虽然石油暂时还没弄来,但是已经灭了一个城邦小国,在南洋占下了一个据点,详细情况等他到京后再跟鲁锦详细汇报。
鲁锦看完不喜不怒,将奏疏递给了李善长问道,“先生看看,对此事有何看法?”
李善长接过大致看了一遍,当即道,“这渤泥国的请求我们可以答应,殿下不是要发展海贸经济吗,现在福建泉州那些海商又都以色目人为主,由他们主导海贸,自然要更向着天方教的苏禄国一些。
“但是等明年或者后年,我们收回福建之后,定要对福建的色目人进行清算,到时没了泉州至苏禄国的渠道,汉人商贾就需要在南洋有一条新的航线,这渤泥国既然希望接纳我国商船,那自然再好不过。
“至于这联手打击苏禄国,臣觉得咱们暂时还是不要插手的好,咱们打击福建的色目人,再与渤泥国通商,就已经算是帮他们了,朝廷不需要直接派兵去苏禄国,既耗费钱粮,对咱们又没好处。”
鲁锦也点点头表示认同,“不错,短时间内,咱们打击国内的色目人就算是帮他们了,但是长期来看,将来也未必不能出兵苏禄国,当然百室先生说的也对,没有好处的事我们肯定不能干,除非渤泥国答应,灭掉苏禄之后,苏禄国的领土全部交给中国,渤泥不许染指,以此作为中国出兵的报酬。”
“额,南洋的蛮夷荒岛,又远居海外,与国内交通不便,朝廷要一块海外飞地,究竟有何用处?”李善长十分不解道。
鲁锦却说道,“婆罗洲可不算荒岛,那里确实荒凉了些,但那只是他们不会用而已,就拿苏禄国来说吧,他们那块土地的地下盛产煤炭和石油,还有大量的铝土矿,这都是中国稀缺的资源,不趁着现在弄到手,将来可是要被后人戳脊梁骨的。
“而且那里地处热带,能种橡胶和油棕树!”
“好吧,那也要等到以后再说,先等国内平定,至少要休养个十年左右,如今国内百姓人心思定,殿下就算想开疆拓土,也别太激进为好。”李善长当即再次劝道。
“恩,这我自然知道,而且苏禄一个小国,就算真的要灭了他们,也没先生想的需要派出多少大军,进攻岛国,最需要的是海船,而不是多少陆军,先生以后就知道了。”
李善长点了点头,然后又说道,“那这占城国,眼下最多也就是册封而已,若是安南再和他们打起来,即便咱们收回两广,恐怕咱们对安南也是无能为力啊,元廷数次征伐安南,皆损兵折将,以惨败告终,这安南国真不好打。”
鲁锦也皱眉点点头,“安南确实不好打,但那也是因为元廷太菜,如果真的想收回这块地,先准备个三十年,还是有机会将其收回的。”
“准备三十年?!”李善长听完都呆了。
“不错,主要是军事、教育和经济上的准备,打安南容易,想要长治久安才是难事。”鲁锦再次说道。
李善长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说什么,三十年,那时候他都七十岁了,能不能活到那么大还不知道,就算活到那时候,估计也早就致仕退休了,那他还管那么多做什么。
正好这时陶凯也来到了近前,鲁锦当即安排道,“给杭州传令,让他们四月初一再进京,咱们这边先做些准备,鸿胪寺暂时还未成立,这接待外藩使者的事情,还是先交给礼部做着。
“这奏报中说渤泥国使者带了不少礼物,你也去找些东西当作回礼,瓷器,锦缎之类,别让人家看轻了天朝,费用由户部出。
“另外再从城中找个地方,作为使者下榻的宾馆,还有什么接待礼仪之类的,也由礼部操办。”
“是,臣这就去安排。”陶凯当即拱手应诺,应下了差事。
然而就在这时,好事还没完,这边才刚说完接待使者的事情,那边包毓又急匆匆的找了过来。
“殿下,情报局密报,是好消息。”
鲁锦一听是情报局的密报,立刻打开看了看,原来是鲁锦之前安排包毓做的事,如今有了消息。
去年鲁锦他们商议北伐计划,担心小铁锅会不会继续两都巡幸,万一他今年又跑去了上都,正好这时圣武军北伐,那他可能就直接留在草原不回来了,那么将元帝留在关内的战略意图就无法实现了。
于是包毓当时提出一种设想,让情报局以方国珍的名义,给大都送信,就说今年鲁锦四处征战,粮食管的严,现在南方也弄不来粮食,必须等到今年七月夏收之后,才有可能买到粮,然后八月才能送到大都。
以这个方法,用粮食钓住元廷君臣,不让他们去上都巡幸,只要拖到八月份,元廷君臣就不会再去上都了,到时候天气就转凉了,他们再去草原干什么?去吃雪吗?
另外情报局再次找元廷提议买马,一是用来给方国珍组建骑兵,用来对抗圣武军,二是卖马换些钱,用来购买粮食。
大都现在缺粮缺的厉害,不可能不答应,他们不仅要解决人吃马嚼的问题,而且现在还要屯粮守城,否则一旦圣武军开始北伐,他们就连守城的粮草都没有。
现在到了三月份,大都那边终于有了消息,小铁锅暂时还没有去上都,以往如果真的要去上都的话,二月份可能就开始动身了,但今年三月份还没有动静,看起来应该是不会去了。
鲁锦看完当即高兴道,“又是一条好消息,不过暂时还是不能掉以轻心,交代情报局,继续注意目标动向,一旦事情发生变化,要立刻把情报送回来。”
“是!”
鲁锦这时回身看着身后的大殿,“今天日子不错,开封大捷,外藩来朝,情报局也有好消息,也算是三喜临门了,我想把这几座大殿的名字改一改,你们有什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