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不能怪苏铭。
不是电话不开机,是他压根想不起来用电话。
没有一点空闲时间。
脉冲式爆震发动机经过他夜以继日的给项目组开会,现在己经到了紧要关头。
原本计划要三年实现的成果,现在举国之力的攻坚下,他要在明年两会前给祖国献礼!
京城航空材料研究院。
没有人知道他们这段时间是怎么过来的。
原本按照正常的科研进度,他们的工作强度只能算是一般的大。
但就在两个月前的某一天。
他们正吃着火锅唱着歌呢,纷纷被一个电话摇回去了。
五百人的研发团队,被划分成西个攻坚小组。
每个小组手里分别拿到了一份经过层层加密的技术资料。
燃烧室与爆震管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c)技术。
抗冲击与抗疲劳结构材料——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ods)技术。
点火系统特材——铱基电极合金技术。
燃料喷射系统材料——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技术。
命令是“不许问,不许传,只许干,三个月内必须出结果。”
所有人都被震麻。
一方面是这个奇怪的命令,另一个就是手里拿到的新材料技术。
家人们,谁懂啊?原以为自己是家里面搞材料的扛把子,结果有一天突然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一堆他们可能需要一辈子都难以搞出来的新材料技术资料。
这时候才明白,哦,原来家里面没有我一样可以转。
他们哪一个不是心高气傲的材料学天才?
可面对着神一般的新材料技术,他们是真被吓到了。
材料学可是基础学科。
想要创新难度的堪比攀登珠峰!
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是比珠峰还要高的材料发现。
这些东西一旦拿出来,什么诺奖之类的都配不上!
这些材料是完全深刻的改变当前工业发展的基石!
对于这些新材料技术,一帮天才在很多地方都看不懂,但都自持身份,羞于求助,埋头苦干。
一干就是两个月,可一点成绩没出。
察觉到一干人的工作进度迟迟无法推进,杨辉找了每个项目组的负责人过来问话,这才发现自己手底下这帮人还在啃技术资料!
他人傻了。
别人不知道这些东西干啥的,他知道啊。
“苏总工,我们这边遇到点麻烦。”
杨辉把研究所的情况给苏铭简单说了一下,苏铭也愣住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过去看看吧。”
杨辉大喜:“那太好了。”
放寒假的第二天。
苏铭一行人乘坐专车到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