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青青不愧是教授,一席话就像教科书似的。
唐芳和几位老师面面相觑,确实觉得自己的脑瓜子有些短路了。
“卢教授,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一番话确实惊醒了我们。”
唐芳坦诚地说道:“说真的,我们都习惯性把自己圈起来了。”
“我想着对于搞教育的我们,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感谢卢教授这一番指点,真的获益匪浅,希望以后能够得到卢教授多多指点。”
卢青青摆摆手,说道:“真要说指点,那我就说两句吧!”
“其实教育,是最忌急功近利的,当老师的越想成功,就越难成功。”
“就拿我研究龙虾养殖来说,光做水质监测就用了三年。”
“话说回来,唐校长你的校本课程开发,窃以为标题实在太大了。”
“我刚才看到你的计划中,提到了一种野生物——石蛙!”
“我个人建议,你与其做什么水生物图鉴,不如就专做石蛙课程。”
“我暂时以石蛙课程开发来说吧,首先我们至少得跟踪观察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
“比如记录不同季节、不同水温下的石蛙习性变化和生长状态。”
“还要结合咱们桃源村的生态环境来分析——这才叫课题研究。”
她忽然话锋一转,指着资料里一张孩子们围捕石蛙的照片:
“您这照片里的石蛙,看起来像是棘胸蛙,属于三有保护动物。”
“学校安排直接让孩子们抓捕这种保护动物,恐怕不太合适吧?”
唐芳的脸更红了,像被太阳晒过的西红柿:
“我当初是想……让孩子们体验劳作,还能把多余的石蛙卖掉补贴学校。”
“但牛总说这样不行,现在抓来的石蛙都给孩子们改善伙食了。”
“卖石蛙就算了,但研究石蛙生态,倒是个好课题。”
卢青青的眼睛亮了起来,“棘胸蛙对水质要求极高!”
“能在桃源村存活,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好。”
“咱们可以搞个‘石蛙守护者’项目,让孩子们观察记录。”
“这样的话,既学了知识,又能培养环保意识。”
“说不定以后,这石蛙还能成为桃源村的生态名片呢。”
唐芳的眼睛瞬间亮得像两盏灯笼:“卢教授,您愿意指导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