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的几句话,牛大壮突然间就有了动力,没错,事在人为,人定胜天!
“那行,我尽力!”牛大壮捡起一块黄花梨木,面对那咬了一口的烤红薯坐下。
他的指尖轻轻拂过烤焦的表皮,那粗糙的触感可以对应黄花梨木的树瘤。
突然,牛大壮眼里闪过一丝微光——自然解码的能力在悄然运转。
超强的识别能力,仿佛能“听”到红薯的纹路在诉说:
哪里的表皮最厚,哪里的果肉最嫩。
连那道齿痕的深浅变化都清晰地呈现在脑海里。?
甚至红薯内部的纹理构造,也形成一个三维图映在牛大壮的脑海深处。
牛大壮直起身,从工具架上挑了把圆口刀。
那刀头比刚才刻蛋壳的要宽些,却依然薄得像片柳叶。
“师父,雕刻这个红薯,需要借您的放大镜用用。”牛大壮说道。
“嗯,没问题,大大小小的放大镜都有,你随便挑。”蔡名茱赞许地点点头。
凭着经验,蔡名茱相中的人,那绝对是不会错的。
牛大壮连蛋壳上都能雕刻龙形,那雕刻这个红薯应该可以。
事实上,对于这种很不规则的作品,牛大壮只要雕刻个七八分相似,也算是成功了。
蔡名茱把一整套放大镜递过去,嘴角勾起抹促狭的笑。
她倒要看看,这小子怎么对付那堆皱巴巴的薯皮。
想当初她师父让她刻烤红薯,光是观察就花了三天。
结果,最后刻出来的东西被师兄弟笑成“烧焦的土豆”。
而现在,牛大壮竟然观察了几分钟就要开始动手。
暂且不论他是否能够成功,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胜过当年的蔡名茱了。?
“嗯!”牛大壮看了一眼放大镜,没有立刻下刀,而是先在木疙瘩上比划。
他用拇指在木料上按出个浅浅的凹痕,那是红薯顶端的裂口;
又用指甲划出几道歪歪扭扭的线,模拟薯皮的褶皱。
灯光透过放大镜,在木头上投下团滚烫的光斑,像块融化的金子。?
“开始了。”他低语一声,圆口刀轻轻落在木疙瘩上。
刀尖先沿着刚才划的线游走,刻出烤红薯不规则的轮廓。
一时间,木屑像卷着的小浪花,簌簌落在脚边的木盘里。
刻到表皮时,他突然换了把斜口刀,刀背贴着木料轻轻一刮。
就这一刮,竟刮出层焦黑色的木粉。
那是他特意在木料上抹了点炭粉,模拟烤焦的表皮。?
蔡名茱抱着胳膊的手不知不觉松开了。
她注意到牛大壮的手腕转动得极有章法。
遇到模拟齿痕的地方,刀刃会突然顿一下。
然后轻轻向上一挑,仿佛真的有牙齿在撕扯果肉。
最让她心惊的是,他连红薯裂口处微微外翻的果肉都刻出来了。
那弧度、那肌理,和铁凳上的真红薯几乎分毫不差。?
车间里的挂钟滴答作响,指针转过了四十分钟。
牛大壮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滴在木料上晕开小小的湿痕,他却浑然不觉。
此刻牛大壮的世界里只剩下手中的刀和木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