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巩干脆把这群人都请到了后院去坐。
又准备了一些新鲜出炉的葱油饼招待他们。
这群地痞混混还受宠若惊了。
自从昨天尝过那种千层油饼以后,不少人整个晚上都在念叨那个滋味。
今天早上听说郭三郎又要带队过去绝味斋,一个个都很积极,巴不得早点到场。
结果也没让大家失望,褚老板再次端出葱油饼来,十分热情地招呼大伙儿。
当然他们也没打算真的白吃白喝,这只是个名义上的福利罢了。
大家主要还是来帮忙站个台、撑个场面。
过了一会儿,褚巩抱着一堆东西进了院子,放到了一张长条凳上。
那是一堆蓝色麻布做的衣服,看起来是新做的,专门给外送队伍穿统一形象的衣服。
为什么不选黄色?
自然是担心撞上了颜色禁忌,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在这个年代犯不上冒这个险。
而且蓝色其实也挺合适的,正好适用于外卖人员。
他把衣服交给郭三郎安排,郭三立即吆喝了一声:“来,一人挑一件穿上!”
大家一听,纷纷上前挑选一套上身试试。
没想到穿上之后还真不错,每个人都精神了起来,看着也利落了许多。
前胸绣了“绝味斋”三个字;
背后显眼地标着五个大字:绝味斋外送;
下面角落还有个小字写着地址:位于外城闹市区。
当二十几个年轻力壮的小哥整整齐齐站在一块,整体效果一下子就拉满了气势。
看到这样的阵容,褚巩内心非常高兴——他的外卖构想,己经开始稳步迈出了重要一步。
紧接着,他又开始给大家介绍基本流程。
毕竟在这个没有现代通讯工具的时代推行送餐服务,难度不小。
要知道现代社会外卖能够普及,都是依赖手机和电话才能实现的。
但现在的大明朝,连电都没普及,更别提什么通讯手段了。
古时候虽然也有人送饭,但那都是提前说好时间的,不像后世随时都能点餐那样方便。
褚巩仔细想了一番,觉得自己没必要搞得太复杂,只要流程顺畅,先把生意铺开就行。
于是他定了几条规定:第一,派人到城里各处张贴告示,让更多人知道这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