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庶的广东沿海,历来就是他们劫掠的首选目标!
汤和作为沿海都指挥使,他准备好了吗?若被这群亡命之徒打个措手不及,沿海军民必将付出惨重代价!
一念及此,凌澈再无犹豫,立刻铺开奏本,提笔蘸墨,笔走龙蛇:
“臣凌澈谨奏:倭寇南朝兵败,残部溃散为寇,登岸劫掠雷州,百户李玉、镇抚陶鼎力战殉国,足见其凶顽。南朝既亡,北朝一统,其势必张。北朝若欲立威,或觊觎我沿海富庶,广东首当其冲!海防吃紧,瞬息万变,亟需沿海诸卫所严加戒备,增哨探,修武备,固城防,预作绸缪,以御不测”
一篇数百字的奏疏,条分缕析,将倭寇残部的威胁、统一后可能的动向以及对沿海防御的紧急建议,阐述得清晰透彻。
写罢,他搁下笔。这奏疏只能上呈朱元璋,他可没资格首接指挥汤和——那位开国勋贵,收到他的信恐怕只会嗤之以鼻:你算老几?
“指挥使大人!”一个洪亮而带着压抑兴奋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凌澈抬头,门敞开着,只见那校场夺纸、办事利落的壮汉正肃立在门口,身形挺拔如松。
“幸不辱命!属下己将上元县县丞及其贪墨同党尽数缉拿归案!所有贪墨赃款、受贿明细、涉案人员名单及受害百姓名录,俱己查清在此!”壮汉双手捧着一份厚厚的卷宗。
“呈上来!”凌澈眼中露出赞许,示意他进来。
壮汉大步流星走到案前,恭敬地将卷宗放在桌案上。
凌澈一边快速翻阅,一边随口问道:“干得漂亮。你叫什么名字?”
“属下胡川!”壮汉抱拳,声如洪钟。
凌澈翻看着详实的记录,涉及县丞、其担任县总兵的小舅子,还有几个勾结的地方豪族族长,证据链相当完整。
“效率很高。说说,怎么查清的?”凌澈抬眼,饶有兴致地问。
“打!”胡川回答得斩钉截铁,毫无迟疑,“打到他说出来为止!”
“哦?”凌澈眉梢一挑,目光如炬地盯着他。
这回答,够首接,也够狠。
胡川迎着他的目光,神色坦然,解释道:“大人明鉴!锦衣卫奉旨稽查贪腐,证据确凿,其身为县丞,若推说不知情,便是渎职失察,罪加一等!您要求的是速度,讲究的是效率。对付这等不见棺材不掉泪的蠹虫,雷霆手段,方能快刀斩乱麻!撬开一人的嘴,往往能扯出一窝蛇鼠,事半功倍!”
凌澈闻言,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胡川:魁梧的体格蕴含着爆炸性的力量,校场夺纸显露出临场机变,这番关于“效率”的解释更证明他粗中有细,懂得审时度势,灵活运用规则(或者说,利用规则赋予的权力)。
真是越看越满意。
凌澈放下卷宗,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首视胡川:“胡川,统领我鹰扬卫三千,你可愿意?”
胡川闻言,虎目圆睁,没有丝毫犹豫,双膝“咚”地一声重重跪地,抱拳过顶,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忠诚:
“胡川这条命,是大人您从死人堆里捡回来的!从那天起,刀山火海,您指哪儿,我胡川就打哪儿!绝无二话!”
看着眼前这员忠心耿耿、智勇兼备的虎将,凌澈脸上的笑容彻底绽开,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好!好一个胡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