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仓也是你的儿子,你不能不为他打算。
这孩子学习好,将来指定能考上大学,等他毕业后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岂不比在家里种地强。你不能毁了孩子的一生啊。
退一万步讲,就算这孩子考不上大学,你身为孩子的父亲也得为他打算吧。
你自己也说了满囤管不住他媳妇,将来老大两口子你怕是指望不上了。
儿子媳妇都靠不住,你要孙子又有什么用。
你身为一个父亲,对待两个孩子总该一碗水端平。”
曾大力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一下子就让郑大舅清醒了不少。
是啊,眼看着老大两口子指望不上,他还一再妥协,并且要牺牲小儿子的未来,将来岂不是两头不落好。
郑老爷子听到这话也跟着说道:“是这么个理儿,我早就告诉过你,让你们两口子不要一再忍让,你们非是不听。
大不了你们就分家,把他们小两口分出去单过,随他们怎么折腾。
满囤这孩子立不住,愿意被他媳妇拿捏,咱们也没办法。”
郑大舅听到这话郑重的点了点头:“爸,你放心,回头我就跟他们小两口说分家的事。
只是,只是满仓这高三的学习我怕是一时凑不齐”
说完就看了曾大力一眼。
曾大力听到这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估计两人刚刚发生争执,也是因为这事。
郑大舅想要找他们借钱,郑老爷子大概是拉不下这个脸来。
郑淑琴听到这话也跟着叹了口气,她虽然也很想帮衬娘家,家里的钱也都在她手里,但是这事她做不了主。
不是她小气,上次曾大力己经给了郑满仓十块钱了。
他们若是管这事,将来怕不是一笔小费用,高中的学费和生活费也就罢了,还有大学的呢。
她大哥年纪大了,又是老实本分的农村人,没什么本事和见识,也没有挣钱的门道,光靠庄稼地里刨食,一年下来也积攒不了多少钱。
他们家也有好几个孩子呢,连曾建国想出国留学曾大力都没同意,这事她若是擅自做主了,怕是曾大力会对他有意见。
曾大力见郑淑琴满脸的为难,又想起上辈子曾满仓送来的五百块钱,满仓这孩子绝对是个好的。
于是便开口说道:“满仓高三的学费和生活费我们来承担。
大学是不收学费的,而且只要他好好学习选对专业,咱们国家还有相应的补助。
省着点花,我们偶尔再贴补一点应该也就够了。”
八十年代初上大学是不收学费的,甚至国家还给予大学生补助,当然生活费需要自己出。
像曾建国那样糟蹋钱,一个月要花掉三十块的人还真不多。
只要省着点,一个月十块八块的足够生活了。
郑大舅听到这话感激的拉着曾大力的说道:“大力,大哥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才好。
我其实是想找你们去给满仓借学费的,但是爸不同意,他说你们帮咱们家的己经够多的了。
满仓这孩子自己也不好意思,说上次你己经给了他10块钱了,他不能总麻烦你们。”
郑大舅的话刚说完,外面就传来了脚步声,曾大力回头一看,是郑满仓回来了,看样子有些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