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好在初三也不算晚,郑家的其他几个闺女也都是初三才去,今年他们正好能赶到一块。
曾大力他们赶到郑家囤的时候,郑老太太正拄着拐杖在村口等着呢,看见郑淑琴他们后满脸笑意的说道:“你们可算是来了,往年都是初二回来,今年怎么等到了初三才来?”
郑淑琴不敢把曾大力住院的事情告诉郑老太太,只是笑着回道:“昨天家里来了客人,一时间没脱开身,就等到了今天。
大力说初三也不错,能跟我姐他们赶在快。”
郑老太太嗨了一声说道:“跟他们在一块有什么好的,都是讨债鬼。”
郑淑琴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叫郑淑红,一个叫郑淑兰。
同样都是女儿,郑家老两口对郑淑琴和其他两个女儿的态度截然不同。
郑淑红和郑淑兰的婆家都是普通的庄户人家,日子过得不算好,在郑家老两口面前就没那么得脸。
其实要说起来这事儿也不能全怪郑老爷子和郑老太太。
当初郑淑红和郑淑兰先后出嫁,郑老爷子和郑老太太也是给了陪嫁的。
后来因为天灾人祸不断,大家伙的日子都不好过。
郑家老两口就想向两个女儿家借点粮食度过那段艰难的日子,据说郑大舅到他们家去了好几次他们都避而不见。
郑老爷子亲自去借粮,他们还说了不少风凉话,伤了郑老爷的心。
后来还是因为曾大力和郑淑琴定下了婚事,给了郑家几袋子粮食和20块钱作为彩礼,郑家才勉强度过那段艰难的时光。
虽说现在大家的日子都渐渐好了起来,但郑淑红和郑淑兰每次回来可不像郑淑琴那样大包小包的。
她们偶尔会带一些不值钱的东西来探望一下老两口,只是走的时候也没空着手。
所以郑老爷子和郑老太太并不待见另外两个女儿。
当然这些事都是曾大力和郑淑琴结婚后听郑淑琴说的。
对比起其他两个女婿来,曾大力在郑家的地位就高得多。
这大过年郑淑琴也不想惹郑老太太生气,开口劝慰道:“妈,我姐他们家的日子过得也不好,以前的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咱们一大家子和和气气的比什么都强。”
郑老太太听到这话点了点头:“我也懒得跟她们置气,走,咱们赶紧回家,这外头还怪冷的。”
说完就迈着小碎步先一步回了家。
郑家今年添了新丁,再加上包产到户政策,尽管日子还是穷,但却比往年好了许多。
郑大门上贴着喜庆的春联,院子里摆满了桌椅板凳。
郑淑红和郑淑兰他们早己经到了,还带着几个小孙子一块来的。
一见到郑淑琴和曾大力郑淑红和郑淑兰就提醒自己的小辈给两人拜年。
小孩子是最能看得懂眉眼高低的,尽管他们没怎么见过曾大力和郑淑琴,但看他们的穿着打扮也知道他俩是有钱人,是他们爷奶口中的“冤大头”。
于是几个孩子呼啦啦的跪了一地,曾大力见状嘴角首抽抽,怪不得郑家老两口不太喜欢自己这两个大姨姐呢。
这占便宜占的也太明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