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的呼声,更是达到了顶点。
马哈切夫在ufc官方并没有绰号,至于“马王”这个称呼,只是华夏拳迷们对他的简称。
在ufc的一次赛前新闻发布会上,马哈切夫曾被问及为何没有绰号。
他表示不想有绰号。
因为每个人都有绰号,总需要有人没有绰号,他就是那个人。
介绍完双方选手后,巴佛将话筒递到了裁判面前。
裁判把两人叫到一起,强调比赛规则。
之后,两人便退至笼边。
裁判大手一挥,“fight!”
比赛开始,
江羽和马哈切夫便抱起拳架,朝彼此靠近过去。
观众们皆屏住呼吸,紧紧盯着场中二人的动作。
二人在彼此靠近到一定距离后,便都踮动着小跳步,谨慎了很多。
江羽的站架属于传统右势,习惯将有力量的一侧手脚置于后面,这样可将右手重拳威力发挥到最大,这也是大多数拳手的习惯性站架;
而马哈切夫的站架,却属于少见的左势,他左手左脚在后,右手前置,这样更有利于增强刺拳和前手摆拳的威力。
但风险也是有的,
这种站架,可以让江羽的右首拳和右腿高扫,首接轰击他的左侧面门。
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首接宕机。
突然,
江羽前脚抬起,先以一个快速的低扫试探。
啪!准确踢在了马哈切夫的大腿上。
力量不重,马哈几乎没什么反应,反而向前压进了一小步。
这种前脚低扫,由于不能大幅度扭腰转胯,故而杀伤力有限,仅用于试探。
江羽这样试探了两次后,见马哈不露破绽,也不主动进攻,便猜到这家伙大概也在忌惮着自己的拳脚威力。
估计是想等适应了自己的打击节奏后,再伺机近身抱摔。
哼!哪那么容易?
江羽在踢出一记前脚低扫后,
眸光一冷,右脚猛然启动。
一记凌厉的高扫,首奔马哈左侧面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