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马哈缠颈摔的限制,
江羽的肘击难以发挥威力,这一击,只使出了三成力;
但不偏不倚,正巧砸在了马哈额头的伤口处;
“嘶!”马哈疼得龇牙咧嘴,刚刚憋好的劲力,突然中断。
因而这一摔,就没能把江羽摔倒;
江羽趁机猛然挣脱,连忙后退一步。
哐啷!
江羽发觉后背己撞上了笼网。
糟糕!被堵笼边了!
江羽脑中刚蹦出这个念头,就见马哈再次扑了过来。
正常情况下,他完全可以一个侧闪躲开。
但他此时所处位置,正好位于笼角,两边笼网向内倾斜,阻挡了他的侧闪路线。
逃无所逃,便只能迎击一波;
然而马哈这次用的却是低位抱腿摔,头部位置比江羽的膝盖还要低,提膝都顶不着马哈的脸。
唯独一招低扫可用,
但马哈显然曾对这种腿法做过大量针对性防御训练,
下扑的同时,脸部朝下,脑袋埋进自己的臂弯里,
江羽索性便放弃低扫,在马哈扑来的同时,快速压低重心,同时两腿弓步斜撑,双臂抱死马哈的腰,做好了防摔准备。
马哈面对江羽这种铁桶般无死角的防摔手段,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只能先抱住江羽的腿,然后调整发力角度,猛蹬地面,想把江羽整个人都掀起来。
江羽这次长了记性,全力压住马哈的肩膀和脑袋,限制他的发力;
脑袋被压,马哈就算摔法通神,也没办法掀起江羽,只能先将自己的臀部抬高,脊背隆起,
但自己的脑袋,连同上半个身子,仍被江羽死死按压着;
江羽为了让自己的身体重心更加稳固,在压住马哈的同时,双足蹬地,后背倚住笼边,形成了稳固的三点支撑结构;
这样一来,马哈把江羽顶到笼边的战术,便有点弄巧成拙了。
如果没有笼网,马哈还可以向前猛顶一下,让二人同时滚倒在地面。
但此时江羽后背顶住笼网,以笼网做为另一个支撑点,增大了他摔倒江羽的难度;
摔跤手喜欢把对手往笼边顶,很多时候是为了通过笼网来限制对手的逃脱路线。
但笼网,有时也会成为对手的支撑点,
这时就看双方谁的跤感更好,谁的力量更足了;
通常来说,摔跤手在这两方面都占优势;
尤其跤感方面,马哈绝对当世第一;
但在力量上,江羽却略胜一筹;
马哈就这样被江羽压了半分多钟,始终没有办法挺起上半身来,
而在这半分多钟内,江羽却不时用小碎拳捶打马哈的面部。
受发力方式所限,这种小碎拳力量不大。
但捶在脸上也疼。
尤其马哈额头有伤,口子仍不断往外渗着血水,被江羽一下下锤击着,简首是一种折磨;
马哈感到这样很难拿下江羽,便决定放弃笼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