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天幕:我在现代的讲解被天幕直播 > 第41章 举孝廉(第1页)

第41章 举孝廉(第1页)

“老师,不对吧,我记得董卓应该也是举孝廉出身吧?”

这时,有一位同学脑袋里似乎想起了什么,举起手,站起身接过话筒说道。

“网上有一些营销号是这样写的。”

“但董卓不是举孝廉出身。”

既然说到了这个问题,李恩凡决定把士人和举孝廉这其中的联系,全部说清楚。

示意刚才说话的同学坐下,李恩凡轻声开口说道:

“什么是举孝廉?它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孝廉,即孝子廉吏。举孝廉原为察觉二科,汉武帝元光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

“在两汉通常的情况下,孝廉则往往连称而混为同一科。”

“孝廉一科,在汉朝时期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晋升的正途,汉武帝之后,不少名公巨卿都是举孝廉出身,对汉朝时期的政治影响极大!”

抱着手,李恩凡语气悠然的继续说道:

“如果深入了解过举孝廉的人,就会发现,这举孝廉绝大多数的人,与一个学派深深的相连。”

“哪一个学派?儒家!”

“举孝廉最提倡的,就是儒家的理念,所以,在汉朝时期,举孝廉绝大多数都是儒生。

“董卓是儒生吗?当然不是。”

“那他是怎么当官的?”

李恩凡停顿了一下,给了众人一个思考的时间,随后又慢慢说道:

“在汉朝时期,有一个专门针对西北地区的选拔制度。”

“就是从秦国故地,即: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这六个郡中,选拔良家子弟,征召到当时卫戊部队之一的羽林骑,充作羽林郞。”

“这在当时算得上是西北边境青年出头人地的最佳途径。”

“汉朝时期有名的说法: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而这,就是董卓的出身,最早是被充作羽林郞。”

“这就是与当时大部门的世家士人截然不同的出身。”

话音落下,李恩凡话音一转:

“而我们回头去看举孝廉,再简单点来说,什么是举孝廉?通俗的话讲,就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这一个制度,在刚出现时,是非常好的。”

“但到了东汉时期,这个制度就大变样了!”

“做出了什么有名望的事情,可能不怎么好做。”

“但孝顺?那就非常好做了,这是最简单的一个方法。

“但你说你孝顺?那你凭什么说你孝顺?你自己来说,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要别人吹捧你孝顺才行,并且还要在当地有巨大的名声。”

“而当地的官员知道了你的名声,那便会邀请你去做官。”

“这样的举孝廉,在东汉时期,士人这个集团当中,被认为是最正确的一条路。”

“卧冰求鲤这一个典故,大家知道吧?”

“这就是晋朝时期,琅琊临沂人王祥的故事。”

“大家再看我刚才说的那些,是不是就非常的熟悉?”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恩凡打了一个预防针:

“我不是说孝顺不对!但在东汉和晋朝时期,为了举孝廉,也为了让自己有巨大的名声,大多数的人最初的目的己经变了。”

“他们许多不是本来就孝顺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