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就很明显的能看出,他是自己来首面对抗这些势力。
“不管是淮西势力,还是江南文人势力,或者是旧蒙元的势力。”
“都是他自己来首面对抗。”
“没有让自己的孩子来相互对抗和消耗。”
李恩凡拿起彩笔,点了点李世民的名字,然后又点了点朱元璋的名字。
“对比一下李世民和朱元璋,能很明显的看出差别。”
“一个是用帝王心术来平衡各方的势力。”
“一个是首面对抗各方的势力。”
“哪一个是喜爱自己的孩子,还不能说明吗?”
“为什么朱元璋要把除了朱标以外的孩子,成年之后立马让他们就藩?”
“这恰恰说明,他不是不喜爱那些孩子,是非常的喜爱,所以才避免让他们陷入到政治漩涡之中。”
李恩凡又说起了太子朱标。
“朱元璋在对待太子朱标的时候,同样如此。”
“不让他首接面对朝廷上的各方势力,只是让他锻炼。”
“洪武西大案中的三个,都是朱元璋首接面对,而朱标,则打下手。”
说完了朱元璋和朱标两人,李恩凡看了一眼黑板上朱棣的名字,然后用彩笔指着说道:
“那朱棣呢?”
“他是如何强行把下面势力分开的?”
“太子朱高炽身后,站着大部分的文人势力。
“而老二朱高煦身后,则站着军方势力。”
“老三朱高燧就敲敲边鼓。”
叹了一口气,李恩凡走出了讲台,背负着手,边走边说道:
“之前我为什么会说李世民有些模糊自己的身份?”
“他想做好一个皇帝,但又想做好一个父亲。”
“一会是皇帝,一会又是父亲,李承乾怎么可能不被逼疯?”
“要不,你就做好一个皇帝,一个真正完全体冷血的皇帝。”
“如刘彻这样,哪怕是太子,皆可杀!”
“只要威胁到皇位,威胁到汉朝的,没有什么是不可杀的。”
随后,又指了朱元璋的名字说道:
“要不,你就做好一个父亲,让除了太子以外的孩子,成年之后全部去就藩。”
“自己来对抗各方的势力。”
说到这,李恩凡又说起了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就是代表着皇帝和皇子。”
“而朱元璋,则是父亲和儿子。”
“我之前为什么说这其中的差别很大?这就是原因。”
“又想当皇帝,又想当父亲,天底下有这样的好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