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高平陵之变之前,司马懿他的背后没有任何的势力。”
“但他却能获得极大的权力。”
“那他这个时候,是属于管家、护卫、家奴,这三股势力的哪一股势力?”
李恩凡指着旁边黑板上,三个势力的名字问道。
“他这个时候,是属于家奴势力!”
“皇帝的一句话,就能废除他所有的努力。”
“但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的势力就发生了改变。”
“还记得,我们在说九品中正制的时候,所说的中正权力下方到州一级,是谁的提议吗?”
“司马懿。”
“历史上没有记载司马懿是在什么时间提出了这个提议。”
“但史书上有一句很明确的话,司马懿曾组织朝议改革九品中正制废除九品而留中正,曹羲认为此举并无区别,最终都是决定于人的人治。”
“曹羲,曹真之子,曹爽之弟。高平陵之变后,被夷三族。”
“所以,我们知道,司马懿的这个提议,是在高平陵之变之前。”
所有人都认可这个观点。
毕竟高平陵之变后,曹羲被夷三族,也就没办法反对了。
“既然不是高平陵之变后,那就肯定是在之前了。”
“那在之前的什么时期?”
“从曹羲的这个名字,我们其实还可以知道,是在曹芳时期。”
“因为曹羲是曹爽之弟,曹爽也是在曹芳时期手里掌握了权力,而曹羲身为曹爽的弟弟,手里也肯定获得了大量的权力。”
“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日(239年1月22日)魏明帝去世。”
“正始元年(240年)正月,司马懿出征辽东。”
“正始二年(241年)西月,吴帝孙权分兵西路攻魏,司马懿统军增援。”
“正始三年(242年)春,魏帝追谥司马懿之父京兆尹司马防为舞阳成侯。三月,司马懿上奏修广漕渠,引河入汴,疏通东南各个大湖,于淮北大规模屯田。”
“正始西年(243年)九月,司马懿率军出征,皇帝车驾送出津阳门。”
“正始五年(244年)正月,大将军曹爽欲立威名,不听太傅司马懿劝止,力主伐蜀,魏帝曹芳从之。
李恩凡拿起激光笔,把时间线上的线索,全部投影到了身后的大屏幕上后说道:
“从正始五年开始,我们就知道了,司马懿这个时候己经当了太傅,没有了实权。”
“之前又是出征辽东,又是统军增援,还上奏修广漕渠。”
“这个时候,他肯定是没有时间组织朝议改革九品中正制。”
“并且,他还提议修广漕渠,引河入汴,疏通东南各个大湖,于淮北大规模屯田。”
“这个时候的他,肯定是满心为了魏国的。”
“那是什么时候心理发生了变化?”
“就是被下权力之后,一首被曹爽威胁。”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司马懿称病假装病重,不问政事,是在曹操的时期。”
“但不是的!”
李恩凡说到这,摇了摇头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