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非常清楚,他唯一成功的点,只有让曹爽认罪,并且双手投降。”
“历史书上明摆着:司马懿怕曹爽会绝地反击,于是先后派侍中许允、尚书陈泰以及曹爽所亲信的殿中校尉尹大目等人诱劝曹爽放弃权力,并以洛水为誓,允诺其只要交出兵权,便可保留爵位。
“如果不怕,司马懿不会选在高平陵这个地方,如果不怕,那他就更不需要指洛水发誓!”
“司马懿怕的就是曹爽跟他同归于尽。”
说到这,李恩凡在看历史这一段资料的时候,真的是觉得好笑。
曹操何等的英雄人物?却生下如此的后代。
“违反洛水之誓,那是道德上的瑕疵。”
“但曹爽认罪,双手投降,却是政治上的全面溃败。”
“曹爽压根就没想清楚,双方在赌桌上的筹码,就不是对等的!”
“这在政治是极其糟糕的一点,只能说明曹爽这个人政治能力极其低下,是真的草包!!!”
东汉末年。
建安十五年。
曹操面色平静的看着跪在地上的曹丕。
而跪在地上的曹丕,听着天幕传来的话,脸色非常的难看。
“其实这也是我的错。”
当曹操说了这么一句话,曹丕立刻不敢置信的抬起头看着曹操。
“本来我的想法是让你们一首斗下去,消耗那些世家地主豪强的力量。”
“但我没想到的一点是,这让你们的眼界限制住了。”
“让你们只顾着争斗,却没教你们从大局上去看待问题。”
曹操揉了揉额头,随后又继续说道:
“听了天幕这么多的讲述,我也发现了,你看待问题,看待事情的角度,很少在大局上去思考。”
“不管是打压宗室,还是交出选拔人才的权力。”
“你都没有站在大局之上。”
曹操的声音很平静,没有愤怒,也没有指摘。
虽然他很想愤怒,但他知道,这无济于事。
并且他这个时候很清楚,很多事情是自己造成的,如果不是自己,许多事情是不会那么发展的。
“以后跟在我的身边吧,我会一点一点教你的。”
“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