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洪武年。
“标儿,你知道李世民为什么会给异族送技术吗?除了送技术,历史上还有诸多的皇帝,帮助异族建立体制。”
朱元璋抱着双手,转头看着朱标,笑呵呵的问道。
他想考察一下朱标这么多年来执政有没有什么成果,或者说有没有自己的思考?
“首先排除李世民蠢。”
朱标率先说了这么一句,然后低头沉思了起来。
李世民蠢吗?朱标不认为,只要能在史书上留名的人,他都不认为这个人会蠢。
更别说这个人是一介皇帝了。
朱标自身处于太子之位,可以说是离皇帝之位最近的人,他深刻的知道皇帝这个位置到底意味着什么。
最简单的一点,给异族送技术,为什么魏征等人没有反对?
哪怕李世民真的兴起,或者说上头了,朝廷内就没反对的人么?
“教化异族?”
朱标忽然想到了这个,看着朱元璋,试探着问道。
“有一部分是因为这个,但这只是表面。”
朱元璋摇了摇头,随后紧接着又平静的说道:
“你把儒家那些人想的太好了,也想的太蠢了。”
“特别是唐朝的那群文官。”
说到这,朱元璋沉默了一下,随后很是感慨的说道:
“那群人的心很大,非常大!”
“可以说大的有点不可思议了。
“至少咱看史书,就没发现历史上有其他像李世民和那群人敢这么做的。”
“这就是关陇贵族产生的影响么?”
朱元璋说完,然后又紧皱着一下眉头,又喃喃说道:
“不是关陇贵族?是他们从北魏、西魏,天幕是这么说的吧?然后到隋吸收的经验?”
“很有可能。”
“不然那群人为何敢如此做呢?”
“汉朝的皇帝都不敢这么做,凭什么他们敢?而且看样子,他们好像还成功了。”
“那群文官是真他娘的太阴了。”
朱标在旁边看着朱元璋一会皱眉,一会欣喜,脸色变来变去。
明朝。
永乐年。
“咱也对李世民这一点很是疑惑,好像不止是他,唐高宗李治也在延续着这个政策。”
“向吐蕃赠送工匠及农业、纺织、建筑技术,甚至还好心的帮助吐蕃制度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