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旅团:控制胶济铁路沿线及胶东地区。
第六旅团:驻防日照、莒县、沂水一带。
第七旅团:负责津浦铁路济南至德州段。
第十旅团:驻守津浦铁路济南至韩庄段。。
同时,日军在进行铁壁合围阶段,还临时增调部队。
1941年11月对沂蒙山区大“扫荡”。
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调集西万余日军,配合十六万伪军(皇协军),对沂蒙山根据地发动多轮大规模“扫荡”。
鬼子采用的战术是臭名昭著“铁壁合围”、“囚笼政策”、“三光政策”。
导致了根据地生存环境极端恶劣,八路军严重缺乏武器弹药。粮食、药品、布匹等基本物资极度匮乏。
士兵长期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战斗力受到极大制约。
“这尼玛,开局的就是地狱级难度啊!”萧然不禁感叹道。
风云寨洞内。
篝火跳动,驱散不了深入骨髓的寒气。萧然面前的破碗里是稀薄的野菜糊糊。
副连长李正彪开口,他裹着一件破棉袄,脸上冻得发青:“萧寨主,粮食只够撑三五天了。盐彻底没了。伤员的药也光了。这鬼天气,没棉衣,没鞋,非战斗减员越来越多。”寨中尚有战斗力的人员约八十人。
另一个瘦高的汉子,叫孙铁柱,补充道:“如今我们山寨枪少,子弹更少。唯一的一挺勃朗宁机枪那12发子弹,跟摆设没两样。步枪子弹,一人匀不到五发。”
众人沉默。目光集中在萧然和他腿边的巴雷特上。
“寨主,你这把大枪是什么枪啊?”孙铁柱脸上露出希冀的目光。
这么大的枪,做工这么精良,他们这些人可从来没见过。
萧然拿起巴雷特,拉动枪栓,检查枪膛,可惜里面没有一颗子弹了。冰冷的金属触感真实。。”
这些天,萧然告诉他们,自己是从美丽国回来援助我们华国抗日的雇佣兵。
当然,这些土鳖听都没听说过雇佣兵,这个概念。
萧然给他们解释,雇佣兵就是谁给钱就帮谁完成任务的士兵。
他看着眼前这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士兵,想起看过的网络小说里那些穿越者的“福利”。他扯了下嘴角。
想要这些穷鬼出钱,恐怕是没得路。
现在竟然手里还捏着一个烫手的山芋。
但是这些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是我辈先烈。
望着这些前辈,萧然不知道抗日胜利以后,这其中还有多少人能看到那一天?
凭着萧然满腔热血,既来之则安之,这个队伍怎么也得带下去!
自己怎么也得为这场国战添上一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