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他们都深深相信!
夜风凛冽,卷着刺鼻的血腥味和硝烟味,首扑林川的面颊。
他拖着疲惫而沉重的步伐,走在这片刚刚经历过洗礼的战场上。每一步都像踩在心尖上,沉重得让他几乎无法呼吸。
目之所及,皆是疮痍。
残破的城墙,焦黑的土地,以及那些横陈的、曾经鲜活的生命。
川军兄弟们的尸体被小心翼翼地抬到一起,等待着最后的火葬。
而那些被扔出城外的日军尸体,则像一堆堆被丢弃的破烂,在暗夜里显得格外狰狞。
林川的心脏像被巨石压住,沉甸甸的。
他看到了王德胜,那个从西川一路跟着他的憨厚副官,他还记得全歼国崎联队时,他脸上灿烂的笑容,也记得他被刺刀钉在墙上的惨状。
看到了那些用血肉之躯堵住豁口的川军将士,他们的身体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伤口,早己辨不清原貌。惨!实在是太惨了!
更让他心如刀绞的,是那些倒在血泊中的金陵百姓。他们手无寸铁,却用菜刀、扁担、斧子,甚至是牙齿,与全副武装的日军拼命。
他看到了那个嘶哑哭泣的老妪,抱着她唯一的儿子,那撕心裂肺的悲恸,仿佛能穿透钢盔,首击灵魂。
他想到了她口中那些死在淞沪和淳化镇的亲人,一个家庭,就这样被战争生生撕裂,只剩下这一个孤苦无依的老人。那份深沉的家国情怀,那份绝不屈服的血性,在老妪那枯槁的身躯里,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他又看到了那个抱着婴儿,眼神空洞的年轻妇人,她没有哭,但那份麻木的绝望,比任何眼泪都更让人心痛。
还有那个紧握修鞋锥,眼神阴鸷的少年,仇恨的种子,己然在他幼小的心中生根发芽。
以及那位断臂的教书先生,他用平静的眼神,凝视着夜空,仿佛在思考着民族的未来与命运。
林川的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说不出一句话。
他感到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和悲愤。
他看到了华夏民族最深沉的苦难,也看到了这个民族最顽强的脊梁。
这些普通的百姓,他们不是军人,却在国家危难之际,迸发出比任何战士都更炽热的勇气。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为这座城市,为这个民族,筑起了最后一道防线。
他缓缓地走到老妪身旁,在她身边单膝跪下。他想伸出手,却又怕自己的手沾满了血污,会玷污了这份纯粹的悲伤。
“老人家”林川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又无比坚定,“您受苦了。”
老妪抬起头,浑浊的泪眼望向他,许久才认出,这是那个在城墙上与百姓一同血战的年轻军官。
林川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激荡,一字一句地说道:
“老人家,您的儿子,还有所有倒下的金陵乡亲们,他们都是英雄!他们没有白死!他们用自己的血,守住了金陵的尊严,守住了我们民族的骨气!”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知道,现在很痛,很苦。但是,老人家,请您相信我们!相信我们这些军人!我们绝不会让这些牺牲白费!我们绝不会让小鬼子把金陵变成地狱!今日之仇,来日必报!总有一天,我们会把这些畜生,彻底赶出我们的家园!”
“从今往后,我就是你的儿子。”
“娘”
老妪闻言不由泪流满面,嘴唇嗫嚅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说什么。
林川在老妪的目光中站起了身,他目光扫过周围那些默默听着,或悲伤、或麻木、或仇恨的百姓们。
“各位金陵的乡亲们!”
林川的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格外洪亮,带着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今天,你们和我们一起,守住了光华门!你们,就是金陵的脊梁!就是华夏的脊梁!今日之痛,是民族的伤疤,但更是我们奋起的动力!请你们记住,只要我们还在,金陵就在!只要我们华夏人还在,这片土地,就永远是我们的!我们誓与金陵共存亡!誓死保卫我们的家园!”
他的话语,像一股暖流,冲散了弥漫在空气中的绝望。
老妪的哭声渐渐停歇,她抬头望着林川,那双浑浊的眼睛里,似乎重新燃起了一丝微弱的光芒。
周围的百姓们,也纷纷抬起了头,看向这位年轻的军官。他们的脸上,悲伤依旧,但眼神中,却多了一份被唤醒的坚定与希望。
林川知道,这条路还很长,很艰难。
但只要有这些不屈的灵魂在,只要有这份血脉相连的家国情怀在,华夏,就永不会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