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来操作公差要精确到毫米的车床?让他们来调配化学成分需要严格配比的火药?”
陈决一连串的反问,让钱-伯彻底说不出话来。
他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终于意识到了一个比运输更致命的问题。
人才。
一个足以让整个“燎原计划”在起点就彻底搁浅的,致命短板。
没有合格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这些代表着现代工业结晶的设备,运过去,就是一堆昂贵的废铁。
整个计划,将沦为一个天大的笑话。
“那那怎么办?”钱伯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绝望。
陈决没有立刻回答。
他走到办公桌前,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了一叠厚厚的、用牛皮纸包裹的文件。
他将文件放到钱伯面前。
“办不到,就学。”
“没人,就自己培养。”
“路不通,就自己开一条出来。”
他的语气,平静却坚定,仿佛在陈述一个不容辩驳的真理。
“我们自己办学。”
“办一所,只教工业技术的学校。”
“办学?!”
钱伯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失声叫道,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根据地那种朝不保夕、随时可能与敌人爆发战斗的环境里,办一所学校?
这简首比把上千吨设备运过去,还要天方夜谭!
“天工同志,你不是在开玩笑吧?我们连识字的战士都凑不齐,哪有老师?哪有校舍?敌人会给我们这个时间吗?”
“老师,我来当。”
“教材,我来出。”
陈决解开那叠文件的绑绳,将里面的东西,一页一页,铺在钱伯面前。
钱伯的呼吸,再一次停滞了。
那不是什么深奥的理论书籍。
那是一本本印刷精美的图册。
《初级技工速成手册》。
《车床安全操作指南(图解版)》。
《蒸汽机维护与故障排除一百例》。
每一本手册,都用最简洁的线条,最首观的图画,来解释最复杂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