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易代表表示反对:“《督公》制片成本只有150万,宣传费用是制片费用两倍,怎么可能?只能算一百万。”
伯纳代表没有开口,伯纳能参与其中,是因为制片方和华易的冲突,属于捡漏了。
三方里面,伯纳最为弱势。
马有德举了美国电影《女巫布莱尔》的例子:“好的营销可以创造奇迹。”
营销成本认定谈到两百万,僵持了下来。
沈善登一锤定音:“算作150万宣传费用。”
“可以。”伯纳代表表示同意。
适当倾向沈善登是之前双方谈好的。
而且伯纳、华易都承认《督公》这个项目有如此名气,主要是登峰影业联合顺为公关运作。
华易代表还想争取一下,但见到伯纳同意,也只好点头。
然后就是具体的发行比例,这方面华易和伯纳吵的最凶。
“这个项目本来和伯纳没有关系,不可能和你方平分。”
“伯纳在电影局有着深厚关系。”
“跟谁没有一样。”
。。。。。
对于华易来说,伯纳完全是第三者插足,分点汤就不错了。
伯纳没有这个自觉,要求和华易平分份额。
双方一个点一个点的争。
沈善登再次出来一锤定音:“伯纳分走5个点,华易也是5个点。”
“登峰影业作为制片方代表,固定35个点作为制片方分成,院线谈判交给华易,华易谈到35点以上,不管高多少,都是华易的。”
表面上能和华易一样分走5个点,伯纳没有理由不同意:“伯纳同意。”
华易代表无奈,很明显登峰影业和伯纳已经提前达成了共识。
他算了算,以华易的能力,能和院线谈到40%以上,至少有10%的分成,如果是大制作,一般发行分成,也就是这个数了。
华易代表道:“可以。”
三方把利益份额谈了下来,登峰影业作为制片方分25个点票房,伯纳5个点,华易5+具体多少,要看和院线的谈判。
接下来的发行细节,华易和伯纳都有样板格式,很快便敲定了。
谈完之后,合约一签,气氛一下子轻松了。
三方的利益正式以合约确定了下来,利益达成了一致。
沈善登道:“诸位,《督公》绝对不会让我们失望!”
送走华易和伯纳的人,沈善登大大松了一口气。
捆绑了华易和伯纳,《督公》上映,再无阻碍。
从一开始要走海外冲奖之路,初步定档明年**月。
然后发现这条路并非捷径,吃力不讨好,转而借西方电影节炒作。
再到釜山电影节回国,发现营销效果拔群,想着定档明年三月。
但阴差阳错《色戒》送上门,决定打《色戒》,开始拼11月上映。
计划几度改变。
这个过程中,沈善登还要泡在剪辑室推进剪辑,同时接受一些文字采访,维持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