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名自愿者被安排在一个透明的房间里,他们的饮食起居,以及身体反应,都被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公布在告示栏上,供百姓们随时查看。
三天后,结果出来了:服用新药的患者,退热度明显快于服用旧药的患者,而且没有一人出现梦魇的情况。
韩文博站在台上,对着台下的百姓,掷地有声地说道:“事实证明,新药不仅安全,而且药效更好!这绝不是什么妖术,而是精研的结果!古法虽好,但并非完美无缺,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用更科学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这下,百姓们终于相信了。原来,东宫的新药,真的是好东西!
柳如意带着药性三日验的结果,来到了西市。
她没有直接宣传新药的好处,而是选择用自己的医术,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崇仁坊的夜诊棚里,她遇到了裴雨柔。
裴雨柔正在被几名老妇围堵,她们情绪激动,指责裴雨柔给她们的孙子吃了新药,导致孩子抽搐。
“你们的新药有问题!我的孙子吃了你们的药,昨天晚上就开始抽搐,一定是你们的药有问题!”一个老妇哭天抢地地喊道。
面对指责,裴雨柔没有辩解,而是走到孩子面前,仔细地检查了他的身体。
“孩子热已经三天了,舌绛而无苔,这是典型的热入心包的症状,非重剂不能救治。”柳如意缓缓说道,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转过身,对着围观的众人说道:“你们怕的是新药?我怕的是旧药!它救不了人!”
说完,她不再理会那些老妇,而是专心致志地为孩子开药方。
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们看到了柳如意的医术,更看到了她的医者仁心。
徐惠趁热打铁,立刻推出了《药种公示制》。
她要求所有的协济园,每月都要将种苗曝晒于坊市,让百姓们亲手触摸、辨形、闻味。
还设立了“疑种直诉台”,百姓们可以直接向东宫举报。
这个举措,彻底打消了百姓们的疑虑。
他们亲眼看到了新苗的生长过程,亲手触摸到了新苗的质地,亲口品尝到了新苗的味道。
他们现,新苗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反而比旧种更加健康。
朝堂之上,高履行站出来为太子说话:“此非示弱,乃立信之举!民为邦本,本固才能邦宁!”
御史台监察御史崔明远怒斥道:“妇人乱政!此乃有辱斯文之举!”
然而,第二天,崔明远却悄悄地来到了杜曲药园。
他看到孩子们围坐在苗圃旁边,认真地辨认着药苗,脸上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
他驻足良久,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一言不。
离开药园的时候,他低声对身边的随从说道:“若百姓真能识药……或许,医道不该只归庙堂。”
当夜,徐惠于灯政房内,借着摇曳的烛光细细翻阅着《公示月录》。
百姓们手绘的“药苗图”,笔触稚嫩,线条歪歪扭扭,却意外地认真,带着一股子泥土的芬芳。
她心中一暖,觉得这几日来的辛苦总算没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