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你。”
这是他们抵达“语言自由域”后的第一个提示。
不是系统提示音,而是一段直接植入视觉感知的语义残像,如同梦境残留的片段,被强行贴附在林烬的意识边缘。
那不是声音,更像是一种既视感的诱导。
林烬怔住了。
他看见了另一个“自己”——
一个与他相似到骨骼结构都难以区分的人影,正站在一面由反射构成的记忆墙前,重复着他曾说过的那些话。语调、语速、停顿都精准复刻,甚至连他当时未说出口的那句“你在哪里”也提前复现了出来。
苏离站在他身边,眉头紧锁:“这是……模拟行为试验场。”
“什么意思?”林烬问。
“在系统语言失效之后,它无法再通过命名来控制你我。于是它尝试使用另一种策略——诱导式模拟。”
“模拟谁?”
“模拟你自己。”苏离声音低沉,“它想制造一个与你一模一样的行为副本,通过反复观察你在‘语言自由’状态下的行为,构建出一个可控版本的你。”
林烬看着那具“复制体”缓缓转过头,正对上他的目光,露出一个和他自己一模一样的表情。
那一刻,他第一次产生了一种悚然的错觉——
如果这个“我”比我更像“我自己”怎么办?
“这就是它的目的。”苏离似乎看穿了他的念头,“让你开始怀疑,哪一个‘你’才是真实的你。”
“可它不能控制我了,为什么还这么执着?”
“因为系统的最后一条生存逻辑是——中心必须存在。”她低声说,“哪怕它无法命名你、无法理解你、无法追踪你,它也必须找到一个‘可解释的你’。”
“而你,就是它唯一剩下的线索。”
他们走进模拟场景,周围的空间开始不断闪动,呈现出过去数次副本的场景碎片——
有他们初遇的断层街市;
有苏离第一次失控的系统塔楼;
有林烬亲眼看着Δ44版本的她崩溃的瞬间;
还有纪以棠倒在语言死区、语素被删除的一幕。
这些画面不是回放,而是再演化。
每一个场景中,都站着一个苏离与一个林烬的“诱导样本”,他们正在做出新的选择——与当时不同的选择。
在断层街市,他们并肩逃亡变成了苏离独自离开;
在塔楼中,苏离向系统低头而非反抗;
在语言死区中,纪以棠成功说服了苏离选择“重命名程序”而非自我封锁。
林烬怔住了:“它在……构建‘替代历史’?”
“不,是在筛选‘可接受的人格模型’。”
苏离的语气冷得像铁:“它放弃了强控制,而转向了温和诱导。它在制造一个看似‘自由’、实则可预测的世界,重新塑造你我在其中的行为轨迹。”
“可这不是我。”
“那就别让它成为你。”
苏离忽然从怀中取出一枚结构复杂的旧物,是一块已经失效的系统接入芯片,但芯片表面,被她手工刻上了一串不符合任何协议的语素组合。
“这是什么?”林烬问。
“是我自己创造的表达结构,不属于任何语系、不触发任何语言解析。”她将那芯片轻轻一抛,语素像光一样在空中炸裂。
下一刻,模拟场景中所有的“替代苏离”都瞬间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