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山点了点头,眼神里闪过一丝冷意。
“黄老板,您的担心,我明白。”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他要是敢伸手,我就敢把他那爪子,给剁了!”
就在两人说话间。
金学博阴沉着脸,带着段安康,朝着他们这边走了过来。
他的脸上,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戏谑和得意,只剩下压抑不住的愤怒和怨毒。
“王大山!”
金学博走到他面前,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了这三个字。
“我倒是小看你了。”
王大山看着他,笑了笑。
“金主任,现在说这些,还有意思吗?”
“有意思,当然有意思。”
金学博冷笑一声。
他凑到王大山耳边,用一种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阴狠地说道:“广交会,你确实是进来了。”
“订单,你也确实是拿到了。”
“可是,你的货,出得去吗?”
“海关的检验,商检的认证,出口的批文”
“这里面哪一道关,不是卡在我手里?”
“王大山,我告诉你。”
“只要我金学博还在这个位置上一天,你们靠山屯的罐头,就别想有一瓶,能光明正大地,运出这个国门!”
“咱们,慢慢玩!”
说完,他不再看王大山一眼,带着同样一脸怨毒的段安康,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黄四海的脸色变了变。
“大山兄弟,麻烦了!”
黄四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在八十年代初这个特殊的时期,国家对于进出口贸易的管控,是极其严格的。
一个产品想要走出国门,需要经过一道道繁琐得令人发指的审批流程。
从生产资质的审核,到产品质量的检验。
再到出口配额的申请,最后是海关的报关查验
这里面任何一个环节,都掌握在像金学博这样的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