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换取汇丰银行的支持,以帮助恒生银行渡过难关。
按理说汇丰银行时恒生银行的母公司,何善衡借钱的话直接跟沈弼招呼一声,汇丰银行的资金随叫随到。
现在找秦宇借钱,怎么看都透着一股魔幻。
何善衡叹息一声,苦着脸说道:“秦生,我们也想找母公司汇丰银行贷款啊,但汇丰银行要求恒生再次抵押控股权。”
“恒生的控股权已经有51在汇丰手里,要是再出让控股权给对方,那恒生岂非成了英资财团的附庸?”
1965年,银行危机爆后,汇丰银行以5100万港币收购恒生51股权,这是恒生第一次被外资控股。
当时拿到恒生银行控股权后,汇丰银行总裁桑达士嘴都笑歪了。
因为恒生银行就是汇丰最大的竞争对手,无论是零售业还是储户端,恒生都有越汇丰银行的潜质。
在这场银行危机中,汇丰却无疑成了大赢家。
汇丰不但以低廉的价钱买入最宝贵的资产,也除去了香港银行业最具威胁的对手,奠定了其在香港银行零售业的垄断优势。
在收购后,汇丰只派出了4位代表加入董事局,并继续保持原来的华人管理层,何善衡等人也得以留任。
但何善衡心里气不过啊。
出售了控股权之后,他一个大老爷们儿连着哭了两个晚上。
现在汇丰银行又要恒生银行的控股权,何善衡没有办法,只能来找秦宇求助。
老实说,何善衡还是挺有气节的一个资本家,华资银行的控股权死都不想卖给英资财团。
但这场银行危机确实挺严重的,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很可能恒生银行也会被债务压垮。
秦宇记得日后汇丰持有恒生银行6214的股权,应该就是这个时候增持的。
何善衡不想找汇丰银行帮忙,因为恒生的控股权会被英资财团彻底吞噬。
这时候秦宇心中一动,让自己来掌控恒生银行怎么样?
香江有汇丰、渣打、花旗三大外资银行,而本土银行中规模最大的就是恒生。
都说抢银行不如开银行,如果自己掌控了一家银行,那就相当于得了一个聚宝盆啊。
想到这里,秦宇便跟何善衡说道:
“何生,既然香江的小银行遭遇到了银行危机,那为什么不直接收购他们呢,中宇财团愿意给恒生银行注资50亿港币,让恒生收购小银行,扩大现有的规模,甚至说接着银行危机摆脱汇丰银行的控制,你觉得怎么样?”
80年代的银行危机看起来挺要命,但同时这也是一个契机。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恒生银行可以收购其他小银行充实自己的储户资金和规模。
如果放在以前小银行肯定不愿意卖股份,但现在都已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谁还在乎自己被谁控股,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秦宇心说20亿港币太少了,既然要救济小银行,还不如来个大的,直接拿出50亿港币,将他们全给收购了!
不过何善衡听到这话后稍稍一愣神:
“50亿港币?秦生,你的意思是……”
“何生,中宇财团先控股恒生银行,这50亿港币置换恒生银行49的控股权应该是没有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