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听罢,略显好奇地伸出筷子,小心翼翼地夹了一小块鸡丁放进嘴里,仔细咀嚼了几下,眉头微皱,点头附和:“我倒是没注意到酱的问题,不过,这菜……确实有点甜。”
舒雅轻点头,眼神清亮:“是的,甜味确实突兀。正宗的酱爆鸡丁,讲究的是咸鲜中带一丝回甜,配方是两份黄酱配一份白糖,糖只是用来提味,绝不能抢戏。可这厨师,应该是在标准配方之外,又多加了一整勺白糖,所以整体吃起来,味道偏甜,掩盖了酱香本味。”
等点评完这道菜,舒雅放下筷子,用餐巾纸轻轻拭了嘴角,轻轻叹了口气:“好了,这一口一口地吃下来,倒是差不多饱了。”
她抬头看向老先生,语气礼貌而温和:“老先生,时间不早了,我该去买菜了。今天陪您走了这么多家馆子,实在难得。以后要是您还有兴致,欢迎再约我一起吃饭,我也很乐意分享些看法。”
老先生愣了一下,脸上的笑容渐渐收起,眼中竟浮起一丝怅然:“还真有点舍不得你。”
他缓缓说道,语气真挚,“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吃了几十年的饭,以前哪懂什么味道?吃东西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跟牛嚼牡丹似的,光知道吃,不懂滋味。可今天遇到你,听着你一口一口地品,一句一句地说,我才忽然明白,原来一道菜,竟能讲究到这种地步。”
他顿了顿,目光温和地望着舒雅:“你说的每一点,都像是在我脑子里点了一盏灯。这饭,我算是第一次真正吃明白了。”
最后,他轻轻一叹,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尝尝你亲手做的饭菜。”
舒雅笑着说:“那就欢迎你来我的小店。小店就在水码头边上,靠着河边那条青石板路,门面不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招牌上写着‘南北小吃’四个字,是请镇上的老先生题的。卖的都是些家常吃食,像糯米糍、煎饼、酸辣粉,也有南边来的汤圆、北边的手擀面,这才取了‘南北’二字。”
“南北小吃。”
老先生低声重复了几次,一边捻着花白的胡须,一边缓缓点头,“南北小吃……名字朴实,倒也有意思。记住了,一定去找你。等哪天我腿脚利索些,拄着拐杖也要走一趟,尝尝你说的这‘南北’滋味。”
舒雅从县城回到铺子,已经是晚上了。
天边的晚霞早就褪尽,月亮悄悄爬上树梢,洒下淡淡清辉。
她提着包袱,走过湿滑的青石路,脚下的木板吱呀作响。
铺子门口挂着一盏小油灯,昏黄的光晕在夜风中轻轻晃动,映出她疲惫却安心的影子。
本来她想给舒二妹和陆小放一天假,让他们歇歇脚,回屋子里睡个好觉。
毕竟这两天生意忙,两人起早贪黑,实在辛苦。
可他们俩都想多挣点钱,一个是为了攒嫁妆,一个是要给家里寄些银钱回去,舒雅看在眼里,也不忍硬劝。
舒雅不能亲自下厨,便让他们卖粽子。
粽子是她前一天就包好的,糯米软糯,夹着咸蛋黄和腊肉块,用老荷叶裹得严实,蒸出来满屋飘香。
她还特意教他们怎么吆喝:“刚出锅的热粽子,香糯可口,五文一个,十个四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