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刘协征辟郑玄为大司农,位列九卿,又赠郑玄豪车一乘,请郑玄乘车入许都。
所过郡县,长吏无不送迎。
名望可见一斑!
虽然郑玄到了许都后借口有病告老还乡,但此举不仅没有影响郑玄的名望,反而让郑玄更受尊敬,乡人皆称“郑司农”。
郑玄的门人孙干亲自来拜访,昌豨的妻儿压根不敢有半点儿怠慢。
一面安排酒水招待孙乾三人,一面派人急急出城寻昌豨。
孙乾谨记刘备的叮嘱,一面盛赞昌豨妻儿的德行,一面又取出郑玄注的《毛诗》赠给昌豨的发妻。
相传郑玄家中的侍婢都通晓《毛诗》,曾有一婢女犯错被罚,另一婢女戏言“胡为乎泥中”,犯错婢女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前者引自《诗经邶风式微》,大意是“你为什么跪在地上”
后者引自《诗经邶风柏舟》,大意就是“向他报告事情,刚好撞见他发怒”。
此事被乡人口口相传后,掀起了诸户女子《毛诗》热,更有大户女子重金求郑玄注的《毛诗》。
不论是昌豨的发妻真心想学《毛诗》,还是单纯的想要附庸风雅,孙乾送《毛诗》毫无疑问是送对了礼!
昌豨的儿子年幼,孙乾则赠了一本郑玄注的《孝经》,喜得昌豨的胖儿子眼都眯成一条线了。
等昌豨自城外匆匆归来,耳边听到的尽是妻儿对孙干的夸赞。
扫了一眼孙乾三人。
当目光落在黄忠身上时,昌豨下意识的绷紧了肌肉。
【此人好生魁悟!双目炯炯,气如磐石,定不是无名之辈。】
再看徐庶时,儒雅而不失英气,亦令昌豨忌惮且疑惑。
“不知公佑先生入我陋室,所为何事?”昌豨不知孙乾目的,试探而问。
孙乾淡然而笑:“自然是奉车刺史之命而来!”
车胄?
昌豨心头冷笑,眯眼而问:“我听闻公佑先生早已拜入刘备麾下,怎又改投车胄了?”
一口刘备,一口车胄,尽显傲慢。
大佬们,有月票的捧个月票场,没月票的捧个追读场。
感谢。
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