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白毦兵二百人、青壮三百人。”诸葛亮不假思索。
刘备吃了一惊:“王忠在昌虑有两千兵马,军师只带二百白毦兵和三百青壮,太少了!我再分三百白毦兵和二百青壮,凑足千人交与军师。”
诸葛亮笃信而道:“兵不在多,而在于人之调遣也。”
“二百白毦兵杀敌,三百青壮助威,拖住王忠,足矣!更何况,还有关司马相助。”
见刘备尤豫,诸葛亮又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还请将军速作决断!”
“唉!”刘备握住诸葛亮的手,由衷而叹:“让军师受累,我于心不忍。军师不可勉强行事,若事有不济,以保重性命为先。”
诸葛亮心中感动:“为图将军之志,亮受些劳累又有何妨?将军放心,亮已有分寸!”
刘备遂不再迟疑,召关羽和夏侯博二人吩咐:“云长、崇义,我与你二人精兵二百、青壮三百,你二人可与军师同往小沛。”
“一应行动,皆听军师指挥。切记:军师乃万金之躯,不可有失。若不能护得军师周全,我唯你二人是问!”
关羽和夏侯博皆是面色一凛,抱拳领命。
关羽更是慨然誓言:“大哥放心,有关某在,无人能伤军师分毫!若有闪失,关某愿领军法!”
夏侯博也拍着胸口保证。
调兵遣将后,刘备再次握住诸葛亮的双手,叮嘱道:“军师,此去小沛,万望珍重!”
回应刘备的,是诸葛亮坚定的眼神:“将军亦要珍重,若遇不决事,可与士元和元直商议。”
随后。
诸葛亮又寻到庞统和徐庶,将分兵计画告知二人。
得知诸葛亮要亲自前往小沛牵制王忠,且只带二百白毦兵和三百青壮,庞统和徐庶皆是一惊,相继道:
“自古用兵常胜者,大抵以多欺寡,孔明,不可托大啊!”
“要牵制王忠,有关司马前往即可,孔明何必亲往犯险?”
诸葛亮感受到了庞统和徐庶的关心,笑道:“亮视王忠,如视一鸭。我军战马兵甲太少,正好找王忠借用。”
见庞统和徐庶忧虑不减,诸葛亮又道:“并非是我骄矜自恃。曹操为了抵挡袁绍,几乎抽尽了诸县强兵。”
“王忠麾下,不过一群乌合之众。虽有兵力、武器和甲胄上的优势,但其将无略其兵无勇,何足惧哉?”
“反倒是盘踞在东海、琅琊一带的泰山六将,麾下兵马精锐善战,还需士元和元直善加谋划,方可助将军安然北上。”
闻言,庞统和徐庶皆是一凛。
诸葛亮并非胡言。
王忠不是善战名将,麾下兵马只是曹操放在昌虑提防泰山六将反叛的。
利用昌虑的地利,王忠守城有馀。
离开昌虑没了地利,王忠攻取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