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第301章 河北版携民北上刘备曹操正式交锋(第1页)

第301章 河北版携民北上刘备曹操正式交锋(第1页)

被沮授反向质问,袁谭心头虽无名火起,但此刻心思全系于托付审配的大将军剑印之上,哪里还顾得上与沮授理论?

当即不耐地一挥手:“将吏家眷,你尽可带走!惟有一条,家眷可去,将吏须留!至于城中士民,若有愿随你北遁者,悉听尊便!”

在袁谭看来,兵马尚在掌握,便存有与曹操一战的资本;而那像征着权柄的大将军剑印在手,纵使一时失利,亦可重返平原,图谋东山再起。

此议一出,唯独苦了审配。

他本欲借袁尚、袁谭之力来打压沮授,结果袁尚畏死装聋作哑,袁谭见到那大将军剑印后更是跟失了智一般,无暇他顾。

没了袁尚、袁谭的支持,审配再如何激烈反对,亦是徒然无功,只得强压怒火,将今日所受之辱暗藏心底,咬牙切齿地默念:此恨必当百倍奉还!

反观众将吏,闻此决议,却是心头为之一松。

虽然自己必须留下,无法与家眷同行,但能保住亲眷性命让他们随沮授北撤,对邺城众将而言已是万幸。

与曹操的决战胜负难料,家眷若留在死地邺城,多半难以活命,家眷撤离,也解了众将吏后顾之忧。

同时,也令其中一些心怀投机之念者暗自思忖:若家眷日后落入曹操之手,兴许还能以孝道之名顺理成章地降曹。

毕竟,眼下二袁之势早已日薄西山,真正相信曹操会败的将吏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在各自思量退路。

昔日官渡之战,曹操军中尚有众多将吏暗通袁绍,如今强弱逆转,袁氏将吏欲另投明主,实在也是人之常情。

随着沮授组织将吏家眷在城中聚集,袁尚欲率众将吏家眷撤离邺城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便在邺城士民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战事尚未开打,大将军便要逃跑了吗?”

“连大将军都弃城而逃,我等平民性命还有何保障?”

“这等达官显贵都跑了,我等平民还留下作甚?”

“听闻曹操破城必屠,如今围城日久,大将军又逃了,我等留下必死无疑。不如也跟着跑吧!”

“跑?又能跑去哪里?我祖祖辈辈基业皆在邺城,逃亡岂不是连生计都断绝了?”

“命都要没了,还顾什么生计!留在城中,有钱也没命花。赶快收拾细软,能带多少带多少,保命要紧啊!”

“”

在生存本能的强烈驱使下,城中大量士民也纷纷收拾行囊细软,争相要求添加沮授北上的队伍,一时之间应者云集,声势浩大。

见此情形,袁尚又深感忧虑,找到沮授:“若带着这许多拖家带口的士民一同北上,行进必定迟缓如牛,极易被曹操追兵赶上!”

都到这般危机情形了,袁尚想的依旧还是自己,沮授不由暗暗摇头,干脆利落地回答:“尚公子不必忧心。公子可速速率领众将吏家眷轻装先行,不必与士民队伍同行。”

沮授深知袁尚绝非刘备,要袁尚效仿刘备那般携民同行、甘苦与共,简直是痴心妄想。

袁尚若真有这心,早就留在邺城与曹操死战了,又何必仓皇北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