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高估了朝廷的“做人”。
这是来自二十一世纪、学贯中西的博士生,给自己的忠告。
那么在封建时代,最好用的罪名是什么?
谋反、通匪、恶逆,不孝!
前面两样,一个正常点的人都不会干,何况经营地方多年的贺孟绪他们呢。
后两样,嗯,感觉可能性不大。
都这么有钱了,还能对自己爹娘不孝?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不孝,罪名是很大很大。
大家都感到了失望。
庄毅笑道:“咱们既然知道目标,那就好办了。今后,我们就专攻这三个人,只要找到一个破绽,就能一击即中。”
“好!”众人异口同声。
此后数日。
某位在贺府当木匠的男子回到家。
饭桌上,他的儿子突然道:“爹,你辛苦啦。”
还很懂事的给他爹夹片肉。
木匠感动的稀里糊涂,“唉,只要你听话、认真读书,像咱们府的庄毅那样,哦不,一半就够了。”
“爹,你是不是在贺府受了委屈。”儿子鼻子一酸。
木匠哪会把委屈带回家里,只是道:“没什么,你这么孝顺,爹心里也高兴。”
“还有人不孝顺?”儿子吃了一惊。
“当然。你是不知道,贺同知那么大的官,对自己的老爹,比一般人还差。”
“哪有对自己父亲差的?”儿子更不理解。
看他这样,木匠感动坏了,心里直呼儿子懂事、孝顺。
为了自己不重蹈覆辙,木匠于是给儿子说了,贺同知为什么对父亲这么差。
原来贺同知的父亲,是养父而不是亲生父亲,还是个哑巴。
养父把老贺从雪地里捡起,含辛茹苦养大。
后来,贺同知得了功名,作为乡绅的亲生父亲过来认亲。
两个人一拍即合,就把养父扔在一边。
又担心养父到处乱说,贺同知就把养父安置在内院,吃穿用度比一个下人还不如。
为了不引起下人们的怀疑,贺同知还让他爹干活,干重活!
“真是禽兽不如!”木匠儿子愤怒。
木匠摸了摸儿子的头,我心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