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拜见同知贺大人!”
“学子(晚生)拜见同知贺大人!”
贺孟绪看到外面来了这么小学子,于是打开大门,亲自迎接。
这样做,有利于树立他的良好形象。
“啊,恕贺某智浅,猜不出诸生到此的目的。”贺孟绪笑道。
万柔出列,代表大家:“听闻同知孝顺爹娘,远近闻名。我等最近学诗听曲,都有感触,特来拜访,求教孝道。”
“哦,原来如此。”贺孟绪眉开眼笑,“这孝道全在于心,不注重于形式。
万柔继续问:“我们不太懂。”
“心,是指心里一定要想着这件事,而不是临时起意,那样就流于表面。”
噢。
听闻此话,学子们一脸认真的点头。
贺孟绪大喜,再看到越来越多围观的百姓,这可是邀买人心的大好良机,便道:“说的太宽泛,我怕你们理解不了,这样,都到我家里来,我说给你们听。”
这时。
左梦尘坐轿子到了,贺孟绪赶紧迎接。
两个人私下里无论多么敌视,表面上还维持着团结。
互相寒暄后,左梦尘道:“听说同知注重孝道,还想教学子,本官也想听听。”
“那,明府里面请。”贺孟绪自然不会拒绝。
于是。
头一遭,学子和百姓踏进同知的门槛,到了他的深宅大院。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贺孟绪开始讲课,主要是说自己孝顺的一些细节,还让自己的生父出来和大家见面。
“我每天早上,天刚亮就到父亲房间问候。”
“无论风霜雨雪都不变,因为我知道,父亲是我的全部,是带我来这个世上的人。”
“我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只有父亲在这个世上。”说着,贺孟绪流下泪来。
大家静静地看着,心里触动不深。
学子们都一脸崇拜,这让贺孟绪很受用,准备继续卖力表演。
这时,李雪棠大胆提问:“同知,我听说父亲分几类,有这么一回事吗?”
“哦,是有这么回事。”贺孟绪温和回答,“父亲有生、养和义三类父亲。”
接着他解释道:“生是生父,养是养父,义是义父,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生父、养父、义父哪个最重要?”李雪棠又问。
贺孟绪还没回答,阚蓉就道:“这还用问,当然养父重要,生恩不及养恩大!”
“不对。”刘槿道,“生父最重要,生我者父母,当然是生父最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