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朝代,不能只靠刀枪,更得靠市肆、靠人心。”
史芸、吴诗雨、梁红玉三人一同起身,齐声行礼。
“臣妾(臣妇)谨记。”
三女声音齐整,落地如钉,殿中瞬间又归于安静。赵桓点点头,没有多言,只是挥手示意她们退下。目送几人离去后,他在案前坐了一会儿,未饮茶,也未动笔,只是望着案上的海图、商图发了会儿呆。
第二日。
金銮殿早朝,天尚未亮,文武百官已依次入列。赵桓着朝服立于龙案之后,神色冷峻,目光一扫,气场沉稳如山。
钟声三响,早朝开。
照例是户部先报财政、工部讲粮秣、兵部谈边防,诸事条陈,流程稳当。直到最后,赵桓才轻轻咳了一声,目光从百官身上缓缓扫过,语气平静却清晰:“诸卿,朕昨夜阅江南女子织坊奏报,得闻近年已有多国商队与我朝有布帛来往,尤以东洋、琉球、真腊数处为频。”
百官神情微动,数位御史低头暗记。
赵桓顿了顿,缓缓道:“我大宋市井繁荣,工艺先进,茶、瓷、丝、铁俱为世所珍。然长久以来,对外贸易多由民间自营,朝廷只征关税,不设总纲,商路有而不通,利处有而不统,实为一患。”
他说到这儿,视线一转,落在市舶司使周明处:“朕意欲于市舶司下增设海外事务署,试行一线统筹之制。初步开放瓷器、茶叶、盐铁等货品之海外输销,派员赴南市、泉州、明州三地设点,为期一年,试行贸易配额,收录税数,年终考功。”
殿中瞬间嗡然。
有人眼神一亮,也有人眉头微蹙,毕竟盐铁二字向来是国家命脉,开房易动根本;更何况,还有女子织坊四字夹在其中,牵扯就更复杂了。
果然,队列中有人出声:“陛下,茶瓷外销,民间尚可控。但盐铁乃国家根本,一旦放出,恐有商贾趁势囤货,扰乱内市。”
“臣也以为,盐铁既涉军资,且为朝赋重项,外运之事需慎之又慎。”
赵桓不恼,只淡淡道:“诸位说得极是。所以朕方才讲的是试行,是配额,是官设,是先小范围内控,并非贸然全放,更非将其让于外商。”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几分:“盐铁不放,瓷茶不出,咱靠什么补军饷、振市井?靠割民膏?削官俸?挤地税?”
“诸位!”他目光如刀,扫过群臣,“朝廷已不是二十年前那吃穿不愁的盛世。北有金人虎视,南有地头鱼肉,内有织坊需起、军政需整,咱得自己想法子养活自己。”
他转头看市舶司:“周明,此事你负责主拟初案,三日之内,朕要看到详细试行章程。”
周明俯身一礼:“臣遵旨。”
赵桓再望向内阁方向:“赵鼎、蔡京,协同中书律令局,派人审案。不合时宜者删,有利可乘者立,务必一月内可行。”
“臣遵命。”
一时间,朝中各方皆低头称是。
有人暗中交头接耳,有人面色复杂,但更多的人,已经在心里开始盘算盘了,瓷茶盐铁外运,这可不是普通的女工小事,这是能搅动南市十万货栈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