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祝襄的来历
“呵呵,这样说也对,不过呢,我对你也很好奇,凭你的才学,恐怕在墨家弟子中,也属于顶尖的存在。
“你师父是谁?”
杜州看着祝襄问道。
“我能不说么。”
祝襄苦笑着说道。
“你都知道我师父了,别啰嗦,快说。”
杜州催促道。
他的确十分好奇,就像祝襄惊讶于他的才学一样,他对于祝襄的才学也是非常的佩服。
通过和祝襄的聊天,杜州明显的能够感觉到,祝襄对于墨家的典籍、机关术的造诣都是极深的,这样的学子,恐怕不是普通的墨家的师父能够带出来的。
所以杜州才好奇的问了一句。
“我师父是墨家的矩子,你满意了吧。”
祝襄无奈的说出了自己的来历。
“你师父是墨家的矩子,乖乖,这么说,你还有机会继承矩子之位吧。”
杜州上下打量了一番祝襄。
“矩子之位,加上我,家师有五个徒弟,还有那么多的内门弟子,没那么简单的。”
“更何况,我已经没有了追逐此事之心。
祝襄没有否认杜州的话,而是有些灰心的回答道。
“我说祝襄,你真的不想出仕,你这一身的才学,不为老百姓做一些事情,着实有些可惜啊。”
杜州忍不住劝了一句。
在他看来,祝襄这人,满腹才学,又不迂腐,如果他肯出仕的话,肯定能够造福一方的。
祝襄没有说话,而是摇了摇头,直接回到了屋子里面。
想想也是,他如果肯出仕的话,凭着他的才学,恐怕早就已经出仕了,何必等到今天。
“算了,下次再劝你吧。”
杜州把茶水拿起,一饮而尽,直接走出了客栈。
第二天,杜州就把白英找了过来。
“白英,你跟我说一说,现在我们狄道县的府库之中还有多少的存粮。”
杜州问白英。
“杜大夫,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我们现在府库之中能够动用的粮食,我看看。”
白英拿起旁边的一个竹简,看了许久之后,给出了一个数字:“大约有两万石粮食。”
“但是这种粮食有很多都是还没有兑现盐引的,可不能全用了。”
白英边说边看着杜州说道。
对于杜州,他也有些无奈了。
杜州实在是太能花钱了,比如前几天,杜州就突发奇想,雇人把整个狄道城打扫了一遍。
光这一项,就支出了好几十石的粮食,让他心疼了好几天。
白英怎么也想不明白,狄道城不就是脏了一点,乱了一点嘛。
这么多年了,没打扫不也过来了,至于专门雇人打扫嘛。
“好了,白英,我知道你不容易,这样,我就花一半,行不行。”
杜州看到白英的样子,笑着劝道。
“不行,一半太多了,这样,给你两,算了,三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