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
“你有没有觉得你住进来之后,偶尔会丢点东西?或者记性变差了?”
屈小小愣了一下,然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啊!”
她说。
“我还以为是我最近赶稿子太累,脑子不好使了呢。我上周买的一盒很贵的进口颜料,二十西色的,今天早上想用,发现少了一管‘克莱因蓝’,我最喜欢的颜色,心疼死我了。”
我心里一沉。
“那你还记得那管颜料是什么样的吗?包装,上面的字”
屈小小歪着头想了想,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奇怪你这么一问,我好像记不太清了。”
她喃喃自语。
“我就记得是个蓝色的管子,至于上面的字想不起来了。不应该啊,那是我最喜欢的牌子。”
那一刻,我和屈小小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惊恐。
我们不是个例。
这件事,也发生在了她的身上。
为了搞清楚真相,我开始在网上搜索关于“信源华府”的信息。
在翻了几十页的官方新闻和售楼广告之后,我终于在一个很不起眼的本地论坛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帖子。
帖子的标题是:“有人住过‘信源华府’吗?进来聊聊,感觉身体被掏空。”
发帖人是个匿名的用户,他在帖子里说,自己曾在“信源华府”住过半年,期间总是莫名其妙地丢东西,记忆力也变得非常差,经常丢三落西。
最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的一些重要记忆开始褪色。
比如,他想不起自己大学毕业旅行时,最好的朋友对他说过什么祝福的话。
他只记得那个场景,记得朋友的脸,但那句最重要的话,就像被消了音的电影,只剩下无声的口型。
他感觉自己的人生正在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没有分量。
最后,他几乎是连滚带爬地逃离了那栋楼,哪怕押金和房租都不要了。
这个帖子下面,零零散散有几个回复。
“楼主我也是!我丢了一只我妈送我的手表,现在我连我妈送我手表时是什么表情都忘了!”
“这楼有问题,绝对有问题!我怀疑开发商在搞什么秘密实验!”
“我把它叫做‘华府消融症’,它在慢慢地‘溶解’我们的人生。”
看着这些回复,我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首冲天灵盖。
“华府消融症”。
这个词,形容得太贴切了。
我和屈小小分享了这个发现,她的小脸吓得煞白。
“岑朋,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她带着哭腔问。
“我们必须搞清楚,这栋楼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看着窗外,那栋在夜色中矗立的现代化大楼,此刻在我眼中,像一头沉默而又饥饿的巨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