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几乎要绝望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个名叫李婆婆的老人。
李婆婆就住在文化馆附近的一个小巷子里,据说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懂得很多民间传说和习俗。
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我在瓦房里遇到的怪事告诉了李婆婆。
李婆婆听完我的讲述,原本平静的脸色突然变得凝重起来,她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恐的神色。
“小伙子,你说的…是真的?”李婆婆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点了点头,说道:“是真的,婆婆,我没敢骗您。那哭声和敲门声,我听得清清楚楚。”
李婆婆沉默了很久,脸上布满了忧虑的神色。过了一会儿,她才缓缓地开口说道:“娃呀,你可能…是遇到‘那个’了。”
“‘那个’?”我疑惑地问道,“‘那个’是什么?”
李婆婆叹了口气,说道:“我们乡下人,管那种东西叫‘落地魇’。”
“落地魇?”我更加不解了。
李婆婆解释道:“有些孩子,还没来到这个世上就夭折了。他们的魂魄没有归处,就会留在他们出生的地方,或者他们被埋葬的地方。如果他们的怨气太重,就会变成‘落地魇’,经常在夜里哭泣,或者发出一些怪异的声音,扰乱生人。”
听了李婆婆的话,我顿时感到一阵毛骨悚然。难道后院那块隆起的泥土下面…
“婆婆,那…那‘落地魇’会害人吗?”我紧张地问道。
李婆婆摇了摇头,说道:“一般来说,‘落地魇’只是因为自己可怜,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它们不会主动害人,但是,如果你打扰了它们,或者冒犯了它们,那就很难说了。”
“那我该怎么办?”我焦急地问道,“我现在就住在后院旁边,每天晚上都提心吊胆的。”
李婆婆沉吟了片刻,说道:“这样吧,明天你带我去你住的那个瓦房看看。有些事情,眼见为实。如果真的是‘落地魇’,我或许能帮你想想办法。”
我听了李婆婆的话,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连忙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下午,我带着李婆婆来到了文化馆的后院。此时是白天,阳光明媚,那些破败的瓦房看起来似乎也没有那么阴森恐怖了。
李婆婆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然后走到我住的那间瓦房前,推开门走了进去。
房间里依旧空荡荡的,只是比晚上看起来要明亮一些。
李婆婆在房间里转了一圈,然后指着我曾经看到的那块隆起的泥土问道:“娃呀,你说的就是这里吗?”
我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婆婆,就是这里。晚上的时候,哭声就是从这下面传来的,而且地面还会震动。”
李婆婆蹲下身子,仔细地看着那块泥土,然后伸出手,轻轻地触摸了一下。
她的脸色顿时变得更加难看。
“这土…是新翻过的。”李婆婆站起身子,声音低沉地说道,“而且,里面…有很重的阴气。”
我的心猛地一沉,果然是这样!
“婆婆,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我不安地问道。
李婆婆皱着眉头,沉思了片刻,说道:“这样吧,今天晚上,你先不要在这里住了,去我家里住一晚。我需要好好想想,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我自然是求之不得,连忙答应了下来。
晚上,我跟着李婆婆回到了她的小院。李婆婆点上了香烛,嘴里念念有词地念叨着一些听不懂的经文。
“婆婆,您这是在做什么?”我好奇地问道。
李婆婆一边念着经文,一边说道:“我在试着和‘它’沟通。看看‘它’到底有什么心愿未了。”
香烛燃尽后,李婆婆长长地叹了口气,脸色有些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