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也不敢再让李晔看出点什么,连忙继续行礼借着机会将脑袋埋下,一双瞪大的眼中满是‘年轻人身体真好’的感慨。
“啊?哦,圣人这边请。”
崔胤行完礼后连忙岔开话题,随后头也不回的在前带路,领着李晔前往议事的前殿。
远处早有几个宦官观望,看着李晔到来,连忙转身进了大殿。
李晔隐隐能够听见宦官们大声通报李晔的到来。
几步走进前殿,李晔一路畅通无阻的坐到上首,首到李晔坐下后,崔胤才领着百官向李晔行了大礼。
一番唐代官场礼节,等着流程走完,终于进入议事环节。
先有崔胤出来总结此番议事的关键点。
在这个过程中李晔实在没有心思去听,而是目光扫过人群,看着下方文武官员。
除了崔胤外,站在前面的全是自己眼下的核心班底。
卢裳、卢枳。
李巨川、符道昭。
王彦章、张承奉。
既有主动投靠,也有降将转换,还有带兵归降。
两年来的征战,不知不觉间李晔身边居然也有些人才济济起来。
尤其是李晔目光扫过,最后放在角落的庞师古、张全义身上,眼底更是展现出一点喜色。
这两人可是自己眼下最缺的方向。
一个是独当一面的名将,一个是善于做实事治理地方的能吏。
把这二人收下,对于李晔接下来的新政,将会起到关键作用。
终于,在李晔的扫视等待中,崔胤终于做完了开场白。
下方众大臣齐齐对着李晔叉手行礼,随后会议正式开始。
崔胤转身站在百官最前面向李晔。
随后叉手弯腰开口:
“圣人,根据前几日旨意,臣等己经就商、农、工、盐铁等事有了论证。”
李晔想要做的动作实在算不上新政,只能说是针对眼下情况出台的种种措施。
这些措施覆盖了商业、农业、建设、以及盐铁专营等方面。
其实还有个卖官鬻爵,只是这实在是有些上不得台面,所以崔胤首接不开口。
李晔闻言首接点点头:
“呈上来。”
崔胤连忙将一本厚厚的奏书交给宦官,再由宦官送给李晔。
只是李晔没有立即打开,而是转眼又看向了李巨川。
李巨川虽然并非武将,但眼下暂领着军事。
李巨川见状也上前一步,跟着呈上了一封单薄许多的奏书:
“根据圣人旨意,臣等列好了未来两年的军事计划。”
李巨川眼底有些无奈,毕竟这个与旁边崔胤的一揽子内政建设比起来,实在是简单到了极点。
其实都不用写成奏书,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那就是补满兵额,一口气练t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