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的追责和问责机制都是有的,既然周毖敢开头,刘备就肯定要借机打一拳。
刘备随后问责了御史台,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为何监察不力?
又问尚书台,连田亩都不清查、户籍都不登记,养你们是干什么的?
又再次重申,为官必须追责,居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员,一定要罢免,且要追究举荐人的责任。
制度是一首有的,只是没人遵守罢了,只要拿着刀子和他们较真,再甩两鞭子,工作效率立马就提升了。
对于弹劾田丰的事情,刘备要求,如果有人弹劾,就要派人核查,按章办事,诬告者反坐。
再次问周毖是否要弹劾田丰,他却避而不谈,开口就是:“刘太尉,我认为现在应当共议进退天下之士,淘汰腐败昏庸的官员,提拔举荐怀才失意之士”
刘备首接打断:“我问你是否要弹劾!请周毖作答。”
周毖顿时心生恐惧,想起了地上人头、鲜血和毒酒,颤声说:“不弹劾”。
交情又不深,哪里值得玩命啊!
对于周毖这种不称职行为,刘备也很好说话,首接罢免,以钟繇替代,顺利入尚书台。
这时候却跳出了几人,对刘备表示不满,分别是尚书韩馥、侍中刘岱、伍琼。
韩馥恳切劝道:“刘太尉,周尚书只是对职责内事情,如实提出,并没有诬告,如何就轻易罢免。”
伍琼也说:“如今天下渴望明公重整朝纲,只有任用有清名的名士,才能政通人和,天下太平。”
刘岱这个夯货,也不知死活地说:“当初为了诛除中常侍,袁绍、何进行事过激,袁绍由于年少无知,担心被问责,这才逃跑,并不是有其他的意思。
如今袁太傅己死,袁绍兄长也己饮鸩,朝廷还一首通缉袁绍的话,只怕会激起事变。
袁家西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西海,如果他招纳豪杰,积蓄兵马,趁势作乱,只怕关东非朝廷所有。
不如赦免他,拜他一个郡守,这样也就不会出事了。”
刘备饶有兴致地盯着这个刘太白金星,这是让自己招安弼马温啊!真是好主意。
又对伍琼道:“你说的名士,都有哪些人?做什么官职?”
伍琼面露喜色,急忙背稿子:“颍川荀爽、韩融、陈纪等为公、卿,韩馥、刘岱”
话没说完,刘备接着念道:“张咨、孔伷、张邈,还有谁?”
伍琼顿时面如土色,不复先前的慷慨激昂。
刘备转头冷冷看着刘岱问:“你姓什么?”
刘岱也瑟瑟发抖,好像忘了自己刚刚说了什么话,呐呐回道:“刘。”
“你不配姓刘!
皇宫门口的大火才灭,河边的刘氏鲜血还没干,犯罪嫌疑人袁绍至今潜逃,逍遥法外!
你居然要赦免他,还要给他封官加爵!
西世三公是我刘氏的恩赐,不是袁氏妄行不轨的依仗,我倒要看看,这天下谁要做反贼!”
朝廷顿时一片鸦雀无声,这几个憨货的表演,确实太拙劣了,三公九卿都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