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刘备汇集了麾下的文武,商讨天下形势,确定新的战略举措。
首先是叫了核心的谋士和部分将军参会,左侧分别是贾诩、荀攸、郭嘉、荀彧、沮授,右侧是典韦、赵云、张飞、黄忠、李儒,算是一个核心部门小会。
目前的刘备看似己经优势在握,占据雍、凉、并、幽和雒阳周围,实际上下一步的举措,也有很大的难题。
正常来看,应该是从雒阳、并州、幽州,三个方向出兵,横扫中原腹地,但目前并州的路却不通。
白波、黑山以及其他黄巾余众上百万人,分布在太行山脉,使得并州没办法有效利用太行八陉,进攻东面的平原。
太行山的盗匪问题,是一个长期问题,只要天下仍在战乱,没有统一,就没有办法彻底消灭。
彻底清除的话,需要从并州、冀州、司隶三方包围,剿抚并重,才能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彻底平定太行山。
所以就构成了一个悖论,东向进攻冀州需要打通太行山,而打通太行山需要占据冀州。
除了东向用兵以外,还可以选择南下巴蜀。
汉中太守苏固,本来是一个大汉良臣,但是去年关东诸侯群起的时候,却有了观望的心思。刘备派人多次接触过他,苏固明面表示自己是汉臣,却不同意刘备进军汉中。
如今刘焉派张鲁和张修进攻苏固,出兵汉中到底有没有必要性,需要重新审视。
关中到汉中古代路线大概有五条,分别是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邓艾的路线不能单独使用。
以上的五条路线,祁山道最远,一千多里,后半部分道路与陈仓道重复,可以剔除不用。子午道太惊险,也不用。剩下的三条路,是可以作为正常进军路线。
但是,如果汉中有防守,只要驻军在路口处,数万大军就很难出栈道,只能被堵在里面。
除了冀州和汉中以外,向南阳、兖州、西域用兵,也是可选项之一。
本次会议由阎温主持,在陈述了以上的形势后,刘备目光转移到左右,示意各自发言。
思索之后,沮授作为长史率先发言:“先取汉中,或者先取冀州,都各有利弊,想必大家都能看得到,我以为应当先取冀州。
蜀中的刘焉不过是投机之徒,只想坐守一地,却绝对不会有进取之心。容他苟活数年,也不过是替主公看门而己,守户之犬不足畏也。
但是冀州袁绍,既有才略,又有背景人脉,声望卓著。如今己经占据冀州、兖州、青州的部分地方,再不加以限制,必成心腹大患。
等数年之后,袁绍羽翼丰满,或南下兼并袁术、陶谦、等人,或北上占据幽州。到那个时候,就彻底成了气候了!”
这番话迎来了众人的认可,袁绍虽然有纨绔子弟的毛病,但是本人的才干和能力,确实不容质疑。
如果放养他的话,以袁家的背景和资源,关东大地只怕真能养出一头蛟龙。
所以,绝对不可以放任敌方打野发育,要定期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