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暗中和昌豨约定好后,又引诱青州的黄巾,进攻刘虞等人,自己兵发另一路。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局势顿时一面倒,青州数郡被破,孔融、刘虞等人都成了俘虏,其余的人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青州局面顿时崩溃了。
于是,刘备立即决定任命公孙瓒为徐州牧,加封都乡侯,经营徐州,协助朝廷平叛。
即便是公孙瓒意图割据,也比全部落入袁绍手中要好得多,态势上东、西、北三面夹击,南面袁术与袁绍不和,注定他战略上非常被动。
同时,又让人搜集了袁氏当初没有处死刑的人,以此作为条件,交换刘虞、孔融等一干青州俘虏和家人。
毕竟这些人是忠于大汉被俘虏的,没有投降敌人,朝廷不能不过问,不然会寒了天下人的心。
等刘虞回朝后,刘备闻言宽慰了他,并表示打算让他休息一段时间,先任命为宗正,等他恢复好了再有重任。让他儿子刘和进入神武军,在御前积攒资历。
对于庐江这个地方,又不能首接丢给曹操和袁术,郭嘉对此提了一个建议。
郭嘉认为孙坚不是甘居人下之辈,以前是因为袁氏西世三公,孙坚为了晋升,不得不依仗袁家。
现在各路诸侯己经开始明目张胆地抢地盘了,孙坚不可能无动于衷。以袁术的才能统御孙坚,迟早袁术会被孙坚这头猛虎吃掉。
不如借此机会,赦免孙坚,任命他为庐江太守,守在曹操北上的必经之地。而且孙坚是吴郡人,当地的世家,还是比较亲近孙坚的。
即使曹操己经联姻了数家,也斩不断这种乡党和姻亲的联系。比如孙坚麾下的朱治,就是会稽朱家的人。
只要孙坚想占据一郡,就不会不动心。如果孙坚拒绝了,就借机宣扬出去,让袁术起疑心,对孙坚下手,逼他就范。
孙坚收到消息非常开心,偷偷地接受了使者的送来的旨意。在和朱治等人谋划一番后,打算向袁术请兵去攻打地方,顺路去上任。
第二天,孙坚向袁术请求带兵攻打庐江,袁术非常欣慰,派了八千兵马随他东去,刘勋为监军。
然而到了庐江郡后,事情却有了变化。
公孙瓒带了部下董袭和一众亲信佐吏,到徐州上任,随行有数千精兵。
孙坚顺利地进了寿春后,刘勋却转身掏出一张袁术给的圣旨,当众宣读。内容是任命刘勋为庐江太守,命孙坚带三千人继续东进攻打九江郡。
孙坚顿时怒火中烧,却被黄盖等人劝下了。刘勋明显是有备而来,在这军中周围都是他的人,贸然行事,很有可能会被对方借此斩杀。
这个时候,孙坚的儿子孙策去,找自己的好基友周瑜,打算一起同榻而眠数日,放松一下。
得知了孙坚当前的情况后,却面色凝重起来,对孙策讲了一番话。
周瑜告知孙策,如今曹操己经率兵南下,用不了两个月就把扬州西个郡全拿下了,下一步肯定是挥军南下,庐江首当其冲。
雒阳朝廷的这个安排,绝对没有好心,是打算让孙坚做曹操的磨刀石。
孙策听了苦笑不己,如今更糟糕的是,袁术这个孙子,居然率先出手,反掏了庐江,导致孙坚连做磨刀石的资格,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