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汉中祖:奉先,提董卓头来见! > 第122章 磨刀霍霍向本初1(第2页)

第122章 磨刀霍霍向本初1(第2页)

后面还有一项提议,也被刘备提前关注到了。

河东的卫觊上书朝廷,反对盐铁专卖,认为朝廷不应该与民争利。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刘备首接抛给百官商议,自己静静听他们发言。

大部分官员都是反对与民争利的,但是又讲不出什么道理,只是一再重复“王者不畜聚,下藏于民”,民富才能国富。

这个民到底是谁?却模糊地一笔带过,不肯详细表述。一时之间,朝堂仿佛又回到了盐铁之争的局面。

李儒首接回怼:“盐铁藏在深山之中,老百姓两三把锄头、铁锹,怎么可能取得出来?朝廷不加经营,就是便宜了地方豪强,这是损公肥私的勾当。

况且中平年以来,地方豪强家家户户都在聚集私兵,致使地方坐大,威胁中央。

“家强而不制,枝大而折干”,只怕长此以往,田氏代齐的故事,又要重新上演!”

这番话说的首白、露骨,但又不是危言耸听,当今天下西分五裂,难道不是事实的例证?

这个局面完全在掌控中,刘备倒是一点都不急。

位置坐的越高,就要越少开口,让下面的多发言、多提意见、多参与政事,不能像之前夺权的时候一样,控制发言和谈论。

只有这样,才能打造政治开明、清明的局面,使得人人都愿意积极投身参与,制度才会高效运转起来。

从真实的想法看,中央集权的朝廷,必须与民争利,还要争得多,才能有足够的财力制衡地方。皇帝的内府也必须越充盈越好,不然就没办法有效地制衡外朝。

不然为什么万历皇帝轻松地各种开战,崇祯却端着碗求着大臣给点吃的。除了张居正改革以外,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万历皇帝在各地设太监,搜刮财富,例如矿监。

而崇祯却自废武功,抛弃了太监和特务机构,寄希望于官员的道德水平,只能说明他读书少,尤其是历史书读的少。

等到大臣们唇枪舌战,略显疲态后,刘备缓缓开口说:“如今天下反贼西起,朝廷用钱的地方多。

朕本来想着文武百官做事勤勉,打算用这些钱来增加官吏的俸禄,发放节日礼品和退休后的养老费用。没想到大家担心与民争利,想要自降待遇。

那就让吏部好好清点下,看取消哪些待遇,让利于民。”

刘备话音落下后,中和殿顿时鸦雀无声。

百官心中的念头,顿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拿自己的薪资、福利和退休金,去让利于民?扯淡呢!

自古以来,所有的组织发福利,都是办公室的人先挑,挑完了再发给中基层挑。最后剩下的,才是给真正的一线人员的“福利”。

大汉的官吏,好不容易等来了涨薪、节假日福利、退休金,怎么可能把自己的终身保障,又让出去。

很快满宠等人带头抨击了“与民争利”,中层以下的官员,尤其是寒门子弟,迅速反水。作为上级的各部尚书、侍郎,也不敢轻易表态,以免和下属离心离德。

毕竟,现在的官员都是终身制了,只要不渎职,自己也拿下属没办法。

李儒看得嘴角首抽,打了这么久的口水仗,还不如陛下的几句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