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颍川、陈留的兵马先动,提前到达指定位置,开始布防和骚扰。
八月份吕布率军先渡过黄河,沿途为大军开路,首扑黎阳。徐荣也出兵到酸枣、白马,肃清敌军,保护粮道。
为防止黑山军和白波军变卦,刘备的粮道是在黄河以南,到酸枣后,再运送到河北。
等粮道通畅以后,刘备再亲率大军北渡黄河,跟着吕布,前往冀州的魏郡。
袁绍的冀州治所,如今是在信都,而不是历史上的邺城。
自从李瓒到冀州后,治所仍然是高邑。但是被袁绍先后谋夺了渤海、魏郡、河间。后来又宣扬刘备残害豪强,勾结了中山、清河等地,只剩了一个常山。
由于太行山诸盗匪的阻断,常山没办法和并州连为一体,在袁绍拥立新帝后,就彻底吞并掉了。
在拿下青州大部分后,袁绍己占据了近三州之地,且都是人口大州。麾下的逢纪、审配、许攸等人,都建议袁绍向北进攻幽州,获取一个安定的后方。
然而在准备进攻涿郡的时候,中山甄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幽州阎忠有上万精兵,和数千铁骑。
因为甄俨是袁绍在何进大将军府的同事,家族彼此也有交往,因此甄家把刘备以前的交易信息,卖给了袁绍。
收到了情报的袁绍,没有轻举妄动,让麹义加快训练精通弓弩的先登营,打算用来克制对方的骑兵。
袁绍在拥有三州之地后,手下文有逢纪、审配、郭图、荀谌、辛评、许攸,武有麹义、颜良、文丑、韩猛、蒋奇、淳于琼,亲族有袁谭、高幹等辅佐。
从谋士名单来看,颍川士族极不安分,在某些重大的策略上,与刘备不说离心离德,也可以称得上同床异梦。
郭图、辛评、荀谌都是颍川人,这些世家在土地、立储、做官途径,各方面收到限制后,纷纷两头下注。即使袁绍败了,还会再找其他人,只要一头有收获,家族就能传下去。
在收到刘备登基的消息后,袁绍也动了心,一个贩履织席的大耳贼,居然称帝了,这不是降低了称帝的门槛嘛!
心思透露给手下谋士后,却又不同的反应,逢纪、审配、许攸三人是一派,荀谌、郭图、辛评又是一派。
逢纪等人同意称帝,但建议取幽州之后战略处于优势,无后顾之忧再登基。荀谌等人却反对登基,建议“奉天子以讨不臣”,匡扶汉室,重整山河后再说,两方谏言没有一个是袁绍想听的。
刘备雒阳决议讨伐袁绍,并开始派出先锋部队之后。
袁绍的谋士们都认为,目前不是决战的好时机,应该把三州人口消化两年,兵力翻个倍倍,拉出十几万大军,才好有胜算。
不然,以刘备手下的数万铁骑,在这燕赵大地上,来去如风。主动权尽在对手,只要有战机,轻易就能碾压己方的步卒。
荀谌更是建议与袁术合作,毕竟是袁氏一家人,如果双方能合并,就有天下的一半,人口的大半,再向西,向南平定天下就不是问题。
袁绍听了之后,心中怒意更甚。他也想统一整合袁家的资源,奈何袁术横在中间,实在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