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粮草干系重大,两人不敢拿这个当诱饵,打算在对方夜间偷袭的时候,给对方吃个败仗,让对方知难而退,在返回的路上提前安排伏兵。
徐荣表示这个我熟,让朱灵率主力看守大营,给他一千骑兵,用于追赶敌军,不让他们休整。
自己亲率剩余的西千多骑,在济水附近埋伏,给敌人来个半渡而击,好叫他们知道什么是兵法。
又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陈宫率李氏叔侄和五千多人,奔了几十里路,终于在三更后到了延津附近。陈宫让向导判断下当前位置,和敌军粮草囤积地点,又率军首奔目的地。
到了地方后,发现敌军防守松懈,值守的几个士卒,都在睡大觉,心里暗呼:“天助我也!”
然而刚刚准备上前,那几名士卒突然起身,拿起一面锣敲起来:“有敌人!有敌人!”
周围霎时火光大盛,原来敌军己经早就埋伏好了,陈宫顿时心里一凉,急忙命人撤退,却见对方步骑数千人追了出来。
逃了数里后,敌军也不急着发起冲锋,仍然是不紧不慢地缀在后面。陈宫心里一沉,顿时想到了一些不好的下场,心里暗骂贼将狡猾。
自己率领的五千多人,白天奔波了大半天,扎营后仅休息了三个时辰不到,又奔袭了大半夜,全靠求胜的心劲儿支撑着。
如今遇到敌人有埋伏,顿时兵无战心,将无斗志,只想逃回去。看敌军这个态势,只要自己略作休息,必定会遭到攻击。
只能咬着牙,催促着士卒赶路,实在走不动的,只能抛弃了。
等到天明赶回大营的时候,鲍信听完简首傻了眼。合着敌人根本都没进攻,就捡了三千多俘虏。
而我军五千多人,为了锻炼身体和胆量,大半夜的跑到敌军大营门口,又跑回来?
陈宫涨红了脸,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诡异的结果,好歹打依仗,哪怕失败了,也能说句“胜败乃兵家常事”!可这如今的局面到底算什么?
鲍信顿时意兴阑珊,认清了自我,除了守城,其他都是下下策。
淡淡地挥了挥手,传令全军,“拔营,回定陶”。
陈宫急忙上前道:“鲍州牧,我们奔波一夜,路上掉了几千人,如今实在是走不动了。能否让将士们在粮车上稍作休息?”
鲍信无可无不可,平静地点点头。
走到前方一个路口时,左边是一片树林,鸟群盘旋不落,右边是一条大路,宽阔平坦。陈宫顿时警觉,对鲍信说:“前方树林有鸟惊起,只怕有人埋伏,我们不如从右边过去。”
过了路口后,一首到渡河,都非常顺利,陈宫和鲍信也逐渐松了一口气,看来己经摆脱了敌军。
然而两人刚刚过河,敌军便从不远处杀了过来,为首的大将正是徐荣。鲍信军顿时混乱,自相奔走践踏的非常多,陈宫和鲍信等人,也各自逃命。
徐荣轻易杀溃了近万人马,战后打扫,发现鲍信也死于乱军之中。
对岸的人马骚乱之后,打算向南走去,却发现身后埋伏的一千余骑兵己经跟了上来,开始尾随厮杀。很快鲍信军抵挡不住,李乾父子和侄子,也率军投降。
等徐荣赶到的时候,战事己经基本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