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汉中祖:奉先,提董卓头来见! > 第126章 磨刀霍霍向本初5(第2页)

第126章 磨刀霍霍向本初5(第2页)

两军刚刚摆开阵势,荀攸提醒说:“敌人中军有很多弩,正面作战,只怕对我军不利,不如正面牵制,侧翼攻击。”

郭嘉说:“敌军既然出城,不如放弃城门爆破,首接在地道中间位置引爆,敌军中军混乱,必有取胜之机。”

荀攸也立马附议:“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既然敌军意外出城,不如顺势而为,一举克敌。”

刘备想了想袁绍的先登营和弓弩兵,等对方摆开阵势,再派兵上去真的是送死,没有必要。即使城门爆破了,对方在街道等狭窄地方布置弩兵,岂不是更加舒服?

随即传令重新测量位置,更改和提前引爆目标点。

下令之后,一边布置左右两翼的骑兵,一边把典韦中军往右侧移动,设定好突进路线。

麹义的排兵布阵经验老到,弓弩手布置在中军,前排的先登营持大橹居于阵前。如果敌人冲阵,就以弓弩手正面火力覆盖,近身后先登营从大橹下出来近身搏杀。

颜良、文丑二将分居左右,蒋奇在前,韩猛居后,列好阵型后,缓缓推荐,没有任何多余的话。

刘备命阵型稍微向右挪动,赵云、甘宁、徐晃居左,黄忠、吕布居右,其余各步将为中军。

两军接近后,刘备中军停下不前,左右两翼却派出精骑,进行侧面的袭扰和冲阵。麹义不慌不忙,命颜良文丑守住阵型,稳步前进。

汉代的弩实际射程能达到400米以上,实际射程也在两百米以上,在两军对阵期间,根本不用考虑准头,对着人多的地方覆盖就行。

而实际的两军对决,想让军队如臂指使,避开敌人的弩,完全是不现实的。这波对决的伤害,有一部分必须硬吃掉。

刘备命传令旗帜再变,让中间步军方阵散开间隙,与对方接战。

双方的两翼接触后,顿时能看出双方士卒的情况。刘备军的府兵虽然是新招的,但训练充足,表现出的纪律性比较好。核心的禁军更是精锐中的精锐,不论敌军怎么呼啸都岿然不动。

袁绍军的精锐也有数万人,在左中右三军压阵,这些士卒是经过战阵的老兵,也是袁绍军的核心,跟随袁绍在青州前后打了多仗,厮杀经验丰富。

而外围的一些郡兵,就是强行召来凑数的,不然经常维持十万、八万的兵力,财政早就崩了。

总的来看,除了中军的麹义在憋大招,两侧的颜良、文丑都没什么优势。

麹义在两军即将接阵时,也下令弩手和后方弓兵射箭。箭雨飞出后,落在刘备军身上,顿时倒地了数百人,但是效果没有想象中的好,对方的披甲率太高了。

弩手射出的弩杀伤力十足,被洞穿的士卒,与烤肉串没什么区别,一个个都被洞穿倒地。

等到剩余的士卒,冲到跟前后,先登营的精锐从大橹下面钻出,丢掉弓弩,手持短兵,又开始近身搏杀,一时间悍勇无比。

先登营这种精锐可复制性极低,核心的精锐都是麹义的宗亲,不然是没办法做到无惧生死,又如臂指使的。

刘备己有骑兵之利,打到淮河前,都可以有效克制对方主力步军。弓箭手可以适当发展,却没必要惦记这种克制骑兵的特种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