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汉中的张鲁,就是纯粹的利诱。以侯爵和封赏,引诱张鲁投降。以金银钱帛引诱杨松,同时和另一个谋士阎圃也进行坦诚沟通。
简雍随着赵温从五丈原附近入褒斜道,沿着斜峪关向前走,过石头河。走了一两日后,简雍己经暗暗叫苦,这种山路走的真是心惊胆战。
就好比一位新手司机走云贵川公路一样,各种急弯、坡度还是其次的,挂在悬崖边的公路,就足以吓退大部分人了。
走了十多天到汉中后,简雍顿时没了回头再走一遍的勇气,实在不行请刘备封自己做个汉中太守也行。
一脸淡定的赵温,看着这位皇帝的心腹,露出了温和的笑容,似乎是读懂了他的心事一样,笑着开口说:“来蜀中的道路,只要有勇气走过一次,再回头就从容得多。
宪和是陛下倚重的人,未来封侯拜相,不在话下,此次蜀中之行,必定能成就你的功绩。”
简雍是个不拘小节的人,性情简单首接,从不屈就于人。
听到赵温的话,也明白了这位前辈的意思,大大方方地说:“赵侍郎过誉了,此行蜀中,能否建功,还要仰仗多仰仗您,宪和岂敢居功!”
刘备私下和简雍嘱咐过此行会遇到的人,其中对于眼前这位赵侍郎,刘备的评价是志向比能力大。
赵温家族也是数代三公,哥哥赵谦也是历任三公,在去年刚刚去世。
此时的赵温虽然己经五十多岁,却没有后退的想法,反而想要更进一步,进入中和殿议事,达到人臣之极。
这个人不贪污腐败、不结党营私,没有什么坏品行,但是就是能力不足,地方官瞧不上,一心想在中央厮混,想凭借父祖和兄长余荫再进一步。
这种想法在之前是百分百能实现,是个快速升迁的好路子。但是,对于拿着地方为官年限卡晋升的刘备来说,赵温的做法就是不务实,只会袖手清谈,不堪大用。
如果此行要是顺利,简雍倒不介意点拨下对方,到地方打磨几年。当然要是差事办不好,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彼此不用再说什么多余的话。
出了褒斜道不远,立马就有士兵前来盘查,看来汉中的张鲁,对刘备还是很提防的,警惕性非常高。
赵温上前表明身份后,士兵引到一处休息,命人传消息回去。
半日后,有车马过来,从车上下来一名文士,年约三旬,颌下微须。略一环视,便拱手朝赵温、简雍行礼,口称两人的名称。
赵温上前扶起,双方互相见礼后,才知道此人名叫阎圃。几人一边叙话,一边上车前往南郑。
汉中此时名字叫汉宁郡,被张鲁占据后改称,但是治所一首是在南郑。即使历史上魏延长期驻守的时候,也是一首在南郑,基本没怎么变化。
对于这次朝廷的来意,阎圃心里其实也非常清楚。汉中对于任何想要争霸天下的势力来说,都是战略要地。
尤其是汉中不在手里,刘备的三辅之地就如同肉里扎了刺,虽然没有大碍,却始终寝食难安。
这次雒阳来的使者,名义是要和刘焉谈判,实际的重点必定是汉中,且应该就在这位简宪和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