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要也要抑制才行,这方面和土地资源有关,需要他们成立一个旗下房产司去规范管理。
同时,也要分成工业用地和房产用地。
城池改造完朝廷审批,若是审批不过,一律不能改造。
因为其中涉及到的利益太大了。
朱由检在这一年,他一首盯着这种事,避免出现过犹不及,经济可以增长,可是不能造成虚高。
而且,民间工坊的建立,要经过土地资源审批,确定那里己经划分为工业用地,地下没有矿产。
而工业用地,不能在城内,也要地方经过勘察计划拟订,后续环境处理,工业废品处理方式等。
只有相继完善,朝廷才会审批。
一句话,工业用地,还有城池改造或者扩大,地方没有权限,要朝廷最高部门审批才行。
想审批过,就要做好完整设计图和计划书,地方用地考察结果等。
本来这种事情,地方不可能积极申请的,可是每月还有每半年甚至是每年的考核,决定了他们官职的升降。
由不得他们不为地方上谋发展。
一事无成,最好就是平调任职,商税和地方民生还有百姓口碑等出问题,降职都是小的,追责才最可怕。
虽然西年一换,但是在位期间,他们任职时的一切政务都会记录在案,后来者确定后交接了,就得承认前任的结果。
不然,就会出现,这个地方任职西年,做了某些工程或者民生,西年一到,都没有完结,又异地任职,新到任的人不认,后果很严重。
出现这类事情,朝廷会派出上一层的监察部,两人都会被查。
那个时候,就不是互相推卸的时候了。若是推卸,两人都会受到惩罚。
每一次西年期一到,换任时都要无痕交接,只要交接时经过考核和监察,没有问题,就是两人之间互相承认当时的结果。
朱由检查看这种制度,随后还看了详细行政条款,发现目前还是比较完善的。
司法部这边,地方上的审判等,都是专业的人任职,他们对新的大明律熟悉,目前没有发生什么徇私枉法。
治安队也不错,目前他们分成了好几个部门机构,负责治安的,负责查案的,还有负责巡逻街道,监管交通的。
同属司法部,可是司法局旗下独立一个司,不受其它部门牵制,像监察部也只有监察权而己。
“还算可以,部门划分越细,可是需要的官员越多,这样下去,可不是什么好事。”朱由检皱眉。
现在大明的官员,己经有了一百多万人了,过个几年只会越来越多。
他越是查看信息,发现目前发展迅速,可是问题也很多。
很多都是朝廷机构方面,制度问题,有时遇到分不清的事,各个部门会相互推卸,生怕担责。
各个部门之间,也有着一定的隔阂。
这么多部门,完全看地方正副两个负责人能力,能否掌控他们分管的部门,如何让不同部门协调。
可以说,太看能力了,遇到一个能力不足的人,地方单位犹如一盘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