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想了想又问,“这是多少微米制程的?”
“128微米。”
“芯片突破了,内存,储存也赶紧提升,组装第一台工业化的计算机出来。”
最近他一首学习,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了。
这种制程,比起几百年后最先进的差得太远,可是比起科研部以前手搓出来的芯片,好多了。
朱由检接下来,对众人的成就表示了肯定,当场又发了不少钱奖赏,这是额外奖赏。
原本该有的奖励一样不会少。
这就是砸钱带来的效率,除了钱,还有爵位,一个爵位,在这个时代,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以前,他们做技术的,那个不是被称作奇技淫巧,现在不但受到尊重,立功后还有爵位。
还获得当今陛下的看重。
这是以前他们想都不敢想的,想想十几年前,他们还在为了活命而奔波,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命。
现在,安定的研究环境,身份地位获得尊重,不愁吃穿住行。
这种生活,想都不敢想。
“谢陛下圣恩。”
众人躬身行礼。
自从废除跪礼后,己经有八九年了,如今他们自己习惯,不会像开始那样,动不动就下跪了。
“免礼,这是你们应得的。”
朱由检没有立即回宫,而是继续查看别的研究组。
都转了一圈后,朱由检才回宫。
“芯片终于突破,接下来只会更快,只要他们多努力点,一年迭代升级一次不成问题。”朱由检暗自想着接下来的安排。
芯片的突破,可不止简单的计算机,而是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飞机控制芯片,计算芯片,雷达收集反射出的电磁波,可以经过芯片编译程序计算出结果。
火箭可以提前编程控制,其飞行角度,速度,等都会获得解决。
机床方面,会向着数控机床方面升级,精度方面,在九级工匠手中,机床精度只会越来越高。
一块芯片,就是算制程只有128微米,也给大明整个工业带来这巨大的提升。
回到宫中,朱由检快速处理了一些要他亲自批复的奏折和文书,静下心来继续查看资料。
这种忙碌,差不多要忙碌到新的一年二月中旬才结束。
不过,在忙碌中,时间过得飞快。
第二天,宋应星派人将芯片的参数送到了朱由检手中。。
制程:128微米。
晶体管:280万每平方毫米。
计算速度:40亿次浮点运算每秒。
看完这个参数,朱由检不由得猛地站了起来。
这种芯片,几乎可以运行最简单的桌面系统了。
接下来就是生产线调试,系统的编程,外设硬件的设计。
毕竟,一台计算机,以前的太过简陋,缺了外设,输入键盘,鼠标等。
当然,朱由检是不会去提醒,而是由他们自行设计,希望可以设计出符合日常使用习惯的外设。